第678章马修的私货(2 / 2)

“我的观点是民歌成也地域败也地域。”

这个观点非常犀利,很多在听的业内人士可以说是措手不及。

有震惊者,有困惑者,有不屑者也有好奇者。

这要是换了别人,哪怕是某个音乐学院的教授可能都会有人立刻来怼他。

但这首马修提出的,马修在音乐方面的已经不能说是有没有才华了。

即使以后他什么作品都不推出,也不会对他的地位有丝毫的影响。

哪怕莱丁王国现在就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也绝不会有任何人反对。

想说不?

你去问问他手中的第一交响曲From the New World,《南国的玫瑰》、《一个东国人在马龙》;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所以大家都在等着他的下文。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诞生了不同的文化,而民歌不就是文化中的一种吗?所以民歌一定会有当地那种腔调。换句话说,民歌往往是用当地语言演唱。”

“而现在所有的参赛歌手都是这样操作的,甚至还有原生态的演唱。当然我并不是完全否定这种方式。比赛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用中西部的腔调唱了《祈雨调》这首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虞婉怡和秦紫云小姐出演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我想很多她们的粉丝都看过吧?不仅如此,那些戏剧爱好者想必也赏眼过吧?”

“而据我所知婉怡姐和小云的粉丝并不都是戏剧的爱好者吧?但是你们能听得懂吗?肯定没问题!”

“因为她们的所有的演唱秉承了越剧的腔调但却用东国的标准语在演唱!”

“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民歌没问题!但用当地方言,尤其是南方,别人根本就听不懂。据我所知,在南方因为地形地势的阻碍,使得古时交流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可能实际距离仅仅相隔几百米的,但老死都不相往来,语言上听不懂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导致了民歌流传上的先天困难。”

“即使是莱丁语的歌,至少我们在学校里学过这门语言,我们可能也懂得比民歌多。”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再坚持越剧用东国标准语来演唱的原因。就是为了能让受众更为广泛。”

这下大家才恍然大悟。

为什么虞婉怡和秦紫云她们唱的大家的接受程度那么高,当然这两位的身份放在那儿,更重要的是她们唱的大家都能轻易听懂。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马修没有挖掘出和这种戏配套的语言,所以勉为其难地用了普通话。

真相却是他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戏。

这本来就是他整出来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也不会有人会说一定要用春水话(其实和春水话一点关系都没有,春水话还是和武林府,东海省的官话比较接近。毕竟历史上这么多退休官员来这里定居。),因为即使用春水话唱出来还不及标准东国语舒服呢!

“马修你的意思是如果想要推广民歌就要放弃一点它的地域属性?”

“可以这么说。地域性让民歌带有了它的特色,但也阻碍了它在更广意义上的交流。这也为什么上京戏能在全国流传的原因——大家都能听懂,即便是少数几个字有戏腔的发音特色,听不懂也就算了,这和做听力理解一样嘛!”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局限于所谓的原汁原味,咱们一道菜到了不同的地方都要根据当地人的口味适当调整,我想,歌,也一样。”

“当然啦,我所谓的调整就是在语言上的,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语言来唱。你在当地开什么民俗节、风情节之类的,当然可以用原汁原味的,但作为大规模的推广来说,还得有一点普适性。”

“既想大家都来喜欢,却又不想做出任何改变,这就有点难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