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8章开书坊(2 / 2)

大唐闲人 疙瘩 0 字 10个月前

这样即便是他们日夜不休,一年到头又能誊抄几本书?如何能拿来开书坊卖书?

所以我说你这个法子虽好,但是却并不现实!”

李承乾说着脸上还露出了一副讥讽的冷笑。

徐淼听罢之后,也冷笑了起来,其实李承乾这么想,也不能怪他,毕竟现在虽然已经初步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形成产业,仅仅只是被佛道两家,用来印制一些符咒。

眼下长安倒是也有书肆,徐淼就知道长安现在开的几间书肆,但是书肆里售卖的书,都是雇请的一些落魄读书人,手工誊抄的书籍,数量少且不说,价格也非常之高。

因为誊抄一本书,需要给抄书人很多工钱才行,而且现在大唐的读书人本来就少的令人发指,识字率不足千分之一,这是徐淼以前做过统计的结果。

而识字率即便是千分之一,这其中大部分也只是粗通文墨,能认识几百上千字的人,在很多人眼里就是读书人了,但是他们的字写得却惨不忍睹,呃……最多也就是能和徐淼的毛笔字有一拼。

所以指望这样的人去抄书,那是绝对不行的,但凡是识字多的,字又写得好的人,家里面基本上就不会很缺钱,所以也不可能去接抄书的活儿来养家糊口。

真正去接抄书的活儿养家糊口的人,多是一些家道中落的读书人,可是这种人毕竟少之又少,他们还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投到一些官员亦或是勋贵手下充当书吏或者是幕僚。

所以想要找很多抄手抄书这种事,根本不现实,即便是找到几个,誊抄出来的书,价格也会很高,而且抄手因为手误等原因,还可能会出现错别字之类的情况。

现在书肆之中书的价格,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基本上还是属于有钱人才能买得起的东西,这和徐淼所说的让寒门士子读得起书有点不沾边,因为大多数寒门士子根本是买不起几本书的。

李承乾之所以这么说徐淼,关键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徐淼冷笑一声道:“你以为你能想得到的,我就想不到吗?那你也太小看我了!你大概没听明白,我说的是印书,而不是什么誊抄!”

“印书?怎么印?”李承乾这才意识到徐淼的话似乎和他所想的不太一样,于是连忙问道。

虽然雕版印刷术在中国历史上应该被发明出来很早,后世认为,雕版印刷术应该是发明于唐朝初期,但是早期雕版印刷术,却多被佛门用来印制佛像、经咒、发愿文等,并未应用于印制书籍这件事上。

而且目前雕版印刷术还并未普及,只是暂时还被掌握在佛门手中,被佛门利用印刷一些经咒、佛像之类的东西,用于传教。

所以李承乾对于雕版印刷术这种技术还十分陌生,甚至暂时还没有听说过。

雕版印刷术真正应用于印制书籍,却是在唐中期以后,后世公认的第一部采用雕版印刷术印刷的书籍却还是《金刚经》这样的经文,另外就是被用来印制历书,最早的一部采用印刷术印刷的历书,乃是《宣明历》。

故此李承乾不知道印刷这种事情,也并不奇怪。

于是徐淼再次翻着白眼对李承乾说道:“你是不是傻呀?钱庄开了这么久,钱庄所用的那些票证,不就是印出来的吗?

就是那种印制票证的方法,现在用来印书!

看来你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印刷术!那么你跟我来,我今日让你开开眼吧!”

李承乾顿时被徐淼的话给噎的不轻,终于想起来徐淼去年带着人鼓捣了很长时间,帮钱庄印制出的那些精美的各种票据以及账册,这才想起来徐淼说的印制书籍是怎么回事。

他也立即明白了印书其实就是把书上的字刻成雕版,然后用印制票据的方法印制出来,于是顿时就兴奋了起来。(suya/70/7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