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绛紫赐服殊荣(2 / 2)

“请贾大人在此更衣。”

说罢,就有人打开一间屋门,请贾琏进去更衣。

贾琏随着一个侍卫进去,见里面已经站着两名小太监,显然是要伺候自己更衣的,不免心中一阵膈应——这是个什么时代啊,除了“贴烧饼”的小厮,就是“死人妖”的太监,简直对直男充满了深深的恶意。

但膈应归膈应,真正更衣的时候,贾琏才明白,这专业伺候人的太监,伺候起人来,那真的是不一样。

整个过程当中,两个小太监始终低头屏息,动作轻捷而迅速,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对被伺候更衣的人而言,果然就是一种享受啊。

诚然,在任何时代,任何行业,都要尊重专业人才啊。

.

贾琏出得屋来,低头瞧了瞧自己身上的这身绛紫色上等辑里湖丝缎吉服,通身缂丝暗纹,只有在袍襟上有一道海水江崖的金银刺绣。

说是吉服,似乎刺绣又少了些,说是常服,又忒贵重了些。

却听卫同光在旁开口道:

“贾大人这身赐服非比寻常,这乃是当今皇帝赐给几位皇子的常服。”

啊?这可真是意外。

皇上给他儿子的衣裳,送我一件?

穿皇上家的衣裳回去,那排面可非同凡响啊。

贾琏心中明白,这位卫同光卫大人,可是个惜字如金的主儿,别说此时特意告诉自己这衣裳的来历,就是刚才他给自己提点的那一个“跪”字,也是一字千金啊。

于是贾琏一笑:

“请卫大人借一步说话。”

卫同光见贾琏识趣,便“嗯”了一声,虽然仍是一张面无表情的冰块脸,但还是随贾琏走到一旁。

贾琏掏出一沓银票,塞在卫同光手里:

“卫大人,下官是个不懂规矩的,今日若非大人提点,断不能有后来的好事。

今日事出仓促,这两千两银子,是下官些微心意,请卫大人不要嫌弃。

另外的五百两银子,烦请卫大人替我打点感谢几位侍卫兄弟和小公公们,免得叫人笑话下官。”

方才在皇帝跟前,卫同光已然见识了贾琏的“会来事儿”和“懂规矩”,此时也猜到他这等精明人必会给自己表达一下心意。只是没料到贾琏出手如此大方,略一愣怔,便接下了:

“贾大人的心意,我这里收了。

看今日情形,贾大人日后还少不得要来这宫里走动,多打点些,日后也方便。”

于是又转头吩咐:

“将贾大人的素服收拾好了,叫你们派个公公,跟着一道儿给贾大人送回府里去。”

.

如此一来,贾琏回贾府的时候,便是一身绛紫吉服,前有羽林卫都统领开道,后有四个羽林卫护送,最后还跟着个宫里的小太监捧着衣裳。

这样的阵仗,莫说是将荣国府阖府上下都惊动了,就只说这一路上,又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

许多人不知究竟,便有之前跟着送殡队伍瞧过热闹的人来讲解:

“哎哟,他是因为劈了棺材给皇上带走的。瞧瞧瞧瞧,穿白袍子进去的,穿紫袍子回来的,诶?这袍子上怎么没绣什么啊?这也看不出品级啊。”

“呀,怎么跟着太监回来的?是不是这位大人给招了驸马啊?这是不是驸马的紫袍子啊?了不得了不得啊。”

“皇上没斩他的头吗?怎么还升官了?看来贾家这是要得势啊。”

“这是贾家的哪位小爷啊?这么威风啊!听说他这匹马是皇上提前赐给他的,要不他劈棺材的时候,贾家的大老爷们怎么没人敢拦着他呢。”

贾琏昂然坐在马上,听了一路乱七八糟的议论,心中一阵感慨:

果然是所有人都只看结局而已。

成王败寇,捧红踩白,千古一理。

(袍子:求推荐,求收藏,求支持。。。。。为啥啊?我就是一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