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离凌王回来的日子不远了(2 / 2)

等百姓发现,全国到处是战火,想活命只有逃离。对王室没了敬仰,只想尽快平息战争,完全没了反抗之心。

那我们一统高丽的时机就到了,这期间,我军只要守好丹东,不让他们有越界的可以。

再训练海军,造海船,打造更适合海战的武器。

几年过去,高丽和倭国打成筛子,乱成一锅粥,就该我军下场了。

庞先生认同了莫修谨的话,提出若想拉倭国混乱,可向姜家海商打探倭国的情况。

另外派他们的人跟倭人联络,诱导倭国参与高丽内战。

同时庞先生也指出,这个计划需要我军丰厚的资源来支持,光靠幽州是不行的,得整个北境,乃至整个大夏都支持此计才行。

所以这一切的前提是,皇上同意,朝廷同意。

他这是怕沈冬素一意孤行,朝廷不同意,她就私下来。

沈冬素笑道:“那是当然!先生放心,我有分寸。若朝廷真不同意,等王爷大军凯旋,我们再从长计议。”

“目前最重要的是,发展整个北境。这节也过完了,都动起来,去年跟北境各州合作的生意,立即让人去联络。”

“北境的士族富商太懒了,难道还要等春雪融化再行动吗?”

王妃一声令下,整个北境都行动起来。天太冷,无法采矿,但可以提前让人将铁矿圈起来。

沈冬素只抓重点,铁矿必须牢牢掌握在她手里,绝不给北境士族染指的机会。未被发现的铁矿,都为官府所有。

而士族拥有的铁矿,她则用买,或是合作的方式参与进去。要造海船,铁的用量将变得极大。

特别是配合装在船上的投石机,必须用铁才行,用木头很难发挥火药的威力。

田地开荒冬天也做不了,但可以先埋肥,要开垦的荒地淋些鱼油,将上面的杂草、杂树一烧,就是草木灰。

埋上一冬,春天开垦时地便极肥沃,不用再施窖肥就能耕种。这么做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前缺人,没法这么干。

现在莫修谨带回了两万多奴隶,这些粗活累活就有人干了。官府将焚火的开荒地登记造册,凡是愿意入农户的开始分田。

流民区拥挤的百姓以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工部一边将剩下的人聚拢,一边开始重新修缮流民区。

因为运煤车太过笨重,极容易造成堵塞还弄脏道路,且因煤太重,用驴或马来拉根本拉不了多少。

沈冬素大笔一挥,给工部下了一个大工程,因为造船坊和海军营都设在基地那边,以后不用说,基地将是用煤最多的地方。

便从煤矿到基地,修一条专门运送货物的有轨马车道,四轮的载货车,两条专用铁做的车道。

马儿只起到一个牵引作用,不需要太费力,就能运送极多的货物。

开始工部觉得这根本不可能,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路。

但李念鱼亲自带团队试验,先打造了一小段,然后发现确实如王妃所说,运送货物变得极为便利。

就这样幽州城,不,大夏国第一道有轨马车道正式开始建造。

沈冬素跟李念鱼说,等铁越来越多,这样便利的设施会更多的。

她没自大到觉得自己能造出蒸汽机,没有橡胶解决不了密封问题,就不可能造出蒸气机。

但别的东西,有墨门子弟在,她再提出个概念,相信还是能造出来的。

像四轮马车,她给个概念,李念鱼就很快想明白驱动转向问题,成功造了出来。

甲四和莫修谨去了丹东,阿沅姐很担心莫修谨的身体,她想跟着同行。可又不放心白师父,左右为难。

幸好莫修谨答应她,此去不会太久,他了解一下高丽的情况,带着那批异族人先回来。

甲四则留在丹东设防,谨防高丽人过境。

月见嘴上说好羡慕甲四,王爷不在,也能领兵出战。但沈冬素却发现,她明明就是担心甲四。

还跑去问了庞先生好几回,高丽那边的情况。听说那边极冷,比幽州还要高。

她还让绣娘给甲四做新棉衣,塞了厚厚的棉花不算,还缝了层柔软的狐狸皮。

把她衣裳给甲四的时候,却说是王妃赏的,绣娘做的,她只负责送过来而已。

沈冬素极度无语,这两人还真是,明儿甲十八和大麦姐都生二胎了,你俩还在这暧昧吧!

李念鱼非常大方地给了甲四很多火药,还给了一批鱼油,让他去海上试一下效果。

那天陈黎用来焚山谷还挺好用的,若用于海上,想象一下。

在海面上燃起一片火海,沾之附骨,水难熄灭,将给敌人多大的震慑啊!

要不是幽州城离不开他,他真想跟甲四同行,去亲眼见一见海上用鱼油的盛况。

甲四只好告诉他,暂时用不上,王妃说了,要即震慑住高丽,又不能将他们吓成缩头乌龟,不敢跟咱们合作。

火药可以用,鱼油这种海上大杀伤性武器,要留成底牌,暂时不用。

甲四和莫修谨走后,沈冬素就把李念鱼派到基地那边修造船坊,以后重工业都往基地转移,而商用码头,则转移到济州港。

她已经霸气地将济州,圈成幽州后花园,将一些轻工业和商业,都地理环境更好的济州转移。

陈琼死后,济州士族老实得跟鹌鹑一样。听说王妃要修海港,他们自发带人去帮忙。

生怕哪一点惹王妃不喜,步了陈琼的后尘。

虽然在士族心中,沈冬素成了恶霸女魔头一样的存在,挺让她无语的。

但见这个名声这么好用,别说叫我恶霸女魔头,就是叫我母夜叉我也不介意。

就这样沈冬素提前进入,全职娘亲加全职城主的工作状态,这个正月再没清闲一天。

不过早先答应庞先生,要在万书阁开学那天到场,她还是抽空去了一趟。

写了一份极具感染力的演讲稿,在她的慷慨激昂的演讲之下,学子们感动不已。

她觉得机会难得,既然演讲都演了,干脆煽情到底。

以行军礼的姿态,带领所有学子宣誓,齐诵那横渠四句。

连庞先生和众多老夫子,都受到感染,眼眶都红了,跟着一起宣誓。

那场面,声势如雷。幸好是她,若是凌墨萧干这事,保管有御史参他蛊惑人心。

后来庞先生说,王妃的演讲非常有效果,特别是宣誓环节,被他保留下来,以后每学期开学,对着那横渠石做一次。

学生们听了王妃的演讲之后,学习都积极多了,要说以前最少有一半的学生,想学有所成再去长安求学。

然后为长安为官,但现在,有八成学生都想考取功名后,能回到幽州做官,为边关百姓谋福祉,共建北境。

沈冬素失笑,看来‘演讲学’还是有点用的,应该说她太擅长画大饼,从上到下,都被她画的大饼喂饱了。

据说今年来万书阁求学的异地学子更多了,除了北境的学子,中原的也不少。

沈冬素想到去年大哥说,今年可以让仲阳来读书。

仲阳已经考取了秀才,要三年后考举人,这三年学子都会游学,来幽州求学正合适。

她思索了一下,决定下一次写家书时,把这个建议写上,至于仲阳来不来,就看他自己的想法了。

正月底的时候,幽州城,乃至整个北境发生了一件极为轰动的事。

姜宏带着数万奴隶,提前回来了!

跟当初莫修谨悄悄回来不同,姜宏那叫个声势浩荡,不愧是经商的,这些助涨人气的事,他比谁都在行。

许是为了给自己带回来的货物提前造势,反正他才跟凌王分开,便一路提前送信到幽州。

实时汇报,大部队到哪了?还有多少天能到幽州?还提前把货物清单送来,让沈冬素先准备一下拍卖会。

等他一回来,立即将这些货物卖了。

他敢这么大张旗鼓,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军大胜,离凌王凯旋归来的日子也不远了!

沈冬素在人前还算镇定,但一回到家,特别是晚上和两个宝宝在一起的时候,她就忍不住拿凌墨萧的画像对两娃念叨。

‘爹爹要回来了哦!回来抱你们,不许哭哦!’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更新,第312章 离凌王回来的日子不远了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