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全国统一(1 / 2)

 金陵攻防战是江南战役的开端也是结束,没有了金陵这个最大公约数,东林党内部四分五裂。有要投降的,又要顽抗到底的,更多当鸵鸟,回家假装无辜百姓的。被东林高规格待遇的后金八旗更废,许多连抵抗都不敢,直接投降被杀。</p>

朱存枫再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倒是均田的时候冲突不断。与其他省份不同,江南出现了不使用佃户,农忙时雇工的地主,这些地主土地不多不少,刚够地主级别,又没有做太多伤天害理的事,让习惯处置无良地主的均田工作人员很苦恼。</p>

还是朱存枫拍板,因地制宜,允许这些地主短期存在。长期来看,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百姓有更多更好的工作,田亩雇工的数量将会减少,人少竞争就大,就必须增加工资。工资投入大了,产出就少,再与卖掉土地办工厂的利益一对比,相信这些地主最后都会改变。</p>

也幸亏朱存枫没有听任工作人员自行决断,大明党争的荼毒流续很长远。历史上北方投靠清朝,南下后大肆杀戮南方就是党争的延续。这次朱存枫带着北方军南下,也出现了这个苗头。</p>

朱存枫立刻严厉制止,惩处了军队中许多犯错的人,又给出新的指导意见,这才没有出现大量官吏横行、粗暴一刀切的情况。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不能浪费在内战和混乱管理之中。</p>

就是这个指导意见,降低了江南的抵抗力度。全面抵抗朱存枫是不可能的,而朱存枫又给了台阶,原属东林党的大群地主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还积极绑缚东林党主要成员投案。</p>

大地主将家中土地拆分,组成一个个小家庭,这些家庭都能算小型地主,是朱存枫因地制宜能够允许的极限,对此朱存枫没有进一步行动。</p>

百姓生活好就不愿意移民,想要刺激移民就必须拉大贫富差距。江南人口密集,即便均田,每個人也分不到太多土地,反倒会把人口束缚在这点土地上,变相降低百姓收入水平,让百姓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无法下定改变的决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