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成亲(1 / 2)

 抗战胜利前两年鬼子在北平城强制出售“混合面”。</p>

“混合面”的成分因各粮店所存粮食品种不同而各有差异,并无一定的质量标准。</p>

开始时,其中尚有大部分正当粮食,如谷子、高梁、玉米、豆类等,虽质量较差,尚可食用。</p>

其后越磨越次,质量日趋低劣,“混合面”逐渐出现颜色灰暗、牙碜、口感苦涩、有异味等现象。原因是粮店所存粮食只出不进,好粮日益减少,粮店为凑足所报数量,不得不把发霉变质的次粮、陈粮和囤底土粮都一齐磨了进去。还有少数粮商买通检查人员,胡搀乱对,抵换好粮留作自用。</p>

甚至还有一些粮店往里面参杂沙土。</p>

何家的包子铺自然是无法弄到大米、白面的。</p>

可是要是直接用混合面做包子、早点,还能有客人吗?</p>

何大清的妻子一边照顾一两岁的女儿一边辛苦劳作。</p>

她要把这些混合面里的杂质挑拣出去,还要起早贪黑的和丈夫做包子,卖包子。</p>

甚至。</p>

他们还要受到汉奸走狗的迫害。</p>

这些狗东西吃饭、拿包子不给钱是常事儿。</p>

要是交不了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何大清甚至是妻子还会遭到他们的殴打。</p>

连累带气,何妻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p>

妻子走后何大清再也没心思卖包子,一心想要找个体面的工作不被汉奸走狗欺负。</p>

那个时候的北平饭店掌握在发国人手里。</p>

何大清千方百计的谋划,终于到北平饭店当了杂役,本以为能摆脱鬼子的欺负,没想道饭店还是要经常招待那帮畜生。</p>

虽然何大清一直都在后厨洗菜、刷碗,但是偶尔看到鬼子的时候还是被气的不轻。</p>

这家伙一直在饭店待了好几年。</p>

刚解放的时候看到阎埠贵为了向郭嘉靠拢连名字都改了,何大清就寻思着自己不能在北平饭店待了,找人托关系进了机械厂后厨当厨子。</p>

可没有想道北平饭店竟然没受什么影响,发国人走后就被郭嘉接受成了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p>

后来欧阳天虽然也离开了京城饭店但却没有被追究以前在饭店当厨子的事情,还在王府井那边开了八宝楼餐馆,生意相当红火。</p>

“为了白寡妇这么一个狐狸精居然忘记了雨水她妈的情分,何大清该死!”二大妈冷哼一声骂了几句,表达着自己心中的不满。</p>

吃过晚饭。</p>

李平安将秦淮茹送到医院。</p>

回来以后天差不多黑了,在四合院儿大门口碰到了何雨柱。</p>

何雨柱忧心忡忡的,就好像没有看到李平安一般。</p>

这几天父亲越发的不对劲儿。</p>

昨天又是一整夜没回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