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草草收场(2 / 2)

此时的北魏朝堂,颇有些西晋八王之乱时候的景象,你方唱罢我登场,权臣诸侯反王是一个接一個,在这种情况下,胡太后也没办法继续调查,干脆用“佛祖将怒”的借口停止调查。</p>

面对行刺自己的事件都没法调查,也难怪日后北魏朝堂面对六镇之乱束手无策,只能让尔朱荣坐大了。</p>

从这件事,苏泽也看出了这些朝堂公卿的虚弱和虚伪。</p>

不过北魏这颗大树还没到枯死的时候,日后影响整个历史的大人物们,此时也都蛰伏在树荫下,等待这颗大树彻底凋零。</p>

等他静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漏掉了未来必然会发生的一场重大事件——羽林之变。</p>

自从孝文帝详定姓氏之后,确立了和魏晋一样的九品中正制度,以门第高低来决定入仕。</p>

刚步入仕途的职位尤其重要,也被称之为“起家官”。</p>

这个制度在隋唐也有延续,比如校书郎、朝奉请、三省的中散大夫、御史台的御史,这些都被称之为“清流华选”,而能够授予这样的起家官职,就能在刚步入官场的时候就接触到权力最核心层,从而很容易平步青云。</p>

但是随着孝文帝改革二十年,高门子弟已经彻底占据这些“清流华选”,北魏朝堂的职位更加紧张。</p>

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就掌控了北魏选官系统的高门大族,将目光盯上了他们曾经看不上的职位。</p>

这其中就有一部分职位,是留给羽林军中晋升的职位,比如苏泽父亲曾经担任过的羽林郎。</p>

孝文帝虽然全面汉化,但是他也知道北魏是靠武力起家的,在九品中正制度之外,也给羽林虎贲的禁军留下了晋升之阶,由军职转入朝堂的官员也不少。</p>

不久之后,朝堂上有大臣进言,要求“排抑武人,不使预在清品”,也就是要断绝禁军选官当官的机会。</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