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4章:大都督有请(1 / 2)

 北方是柔然汗国,孝文帝当初迁都洛阳的原因之一,便是柔然兵威赫赫、国力鼎盛,而都城太过靠近柔然,着实是不安全。大魏以南则是梁朝。</p>

时至今日,曾令孝文帝压力巨大的柔然汗国就像步入迟暮之龄的老人,诸多“子弟”见“老父亲”力不从心,开始起来争夺遗产了,其争斗程度甚至比大魏王朝还要激烈。而梁朝算是一个新生国度,但是大魏王朝在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一次次举兵南征,歼灭了梁朝大量精锐,从而使其陷入了人心各异的疲弱期。</p>

至于大魏王朝,现在虽然内战不断,权臣更是如同走马灯一般迅速更换,但是得益之前积攒下来的资本,而南北双方又陷入困境,所以整体实力还是当世第一。</p>

如今的柔然同样视内部敌人为心腹之患,再加上整体实力不如大魏。于是在大魏使臣携带钱财北上求援之时,两个打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家”干脆结成守望相助的同盟:咱老哥俩家门不幸、同病相怜,今天我老柔帮你老魏剿灭破六韩拔陵,你老魏日后也要帮我一把;等到咱老哥俩把彼此的不孝子孙尽数死绝,再来较量。</p>

老魏有求于人,自无不允之理。</p>

而南方的梁朝与北方“二老”相比,算是正值有为“壮年”,其国君萧衍更是志存高远、雄心勃勃。只不过萧衍虽然很想要趁机北伐,让那魏老狗乱上加乱。可是由于此前精锐尽失,威望大跌,他也只能安安分分的恢复元气,坐视良机飞走。</p>

也正是因为三大霸主实力大跌、一个比一个烂,且都默契的以整顿内部、恢复实力为重,所以这方争战不休的东方大地暂时进入了和平;边境冲突虽然时常发生,但是大势方面,却是相安无事。</p>

卫铉本以为大魏王朝这些年内战连续不断,尔朱荣因处处受制而贫困潦倒,其精锐军的战斗力、精神面貌也好不了多少,可是看到叱列延庆的兵,以及了解募兵的条件,方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少离谱。</p>

尔朱荣的嫡系军士兵完全是以魏武卒的标准来选拔,按《荀子议兵篇》记载,即是“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p>

也就是说,尔朱荣在选兵之时,每个士兵必须披上重甲、手执长戟、腰悬横刀,背负犀面大橹、强弩和五十支弩矢,同时还要携带三天的军粮,然后在半天内急行一百多里。除此以外,还要拥有精湛的骑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