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探真相清漪不辞苦 救危困无言吐真情(下)(2 / 2)

然清漪也并不急躁,每日只勤心侍弄罢了。</p>

时值盛夏,那片梅林青翠碧绿,与那山色相映,甚是喜人。</p>

想今年冬雪之时,或可一观其芳姿了。</p>

这日清漪正在院中给那几株睡莲换些净水,忽听得院篱外人声嘈杂。</p>

抬眼看时,一个武将打扮的人领了十几个兵士蜂拥进来。</p>

细看那武将倒有些面熟,清漪细想一回,忆起在蒋威六十寿宴上见过此人。</p>

此人名唤窦建德,是蒋威旧将。</p>

这些人来势汹汹,却不知所为何事。</p>

清漪只冷眼看他们进来。</p>

这些人进得来,也不说话。</p>

只见一个身着道袍、手执拂尘的老道四面探看,又闭上眼掐指作推算样。</p>

再四处走了一圈,回到那窦建德马前,低声言语了一阵。</p>

那窦建德听了,抬头看了一圈,只见清漪一人站在院中,便对她粗声道:“那个丫头,此间主人何在?”</p>

“我便是,军爷有何贵干?”清漪淡然道。</p>

窦建德上下打量她一番,这女子看得不过十八九岁,却孤身一人住在这城外荒郊,胆子够大的。</p>

“有主便好,今日便速速搬离。”窦建德道。</p>

“为何?”清漪道。</p>

“还能为何?我家公子看上这块地了,要用来做别院,你速速离开。”窦建德道。</p>

世间仗势行恶,强取豪夺,本是平常,只是今日见了,况又是自己辛苦建立的居所,清漪不免气闷。</p>

若论动手,这几个人完全不是对手。</p>

只是,那蒋府实是难缠,僵持起来,只怕难在这慕州城立足。</p>

当下踌躇不语。</p>

窦建德见她无话,只当是畏惧蒋府名头。便道:“我话已搁下,明日便来收地。”</p>

说罢,带着一帮人,仍呼啸而去。</p>

这里清漪不忍割舍多日心血,然而又不欲与蒋府争执。</p>

若论势力,柳将军府或可抗衡一二,只是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p>

何况,若争执起来,只怕柳默首当其冲,深受其扰。</p>

如此辗转反侧,无有良策。</p>

次日,晨光初露。</p>

清漪终决定,舍此地与他,再另谋他处。</p>

幸得那时陈钱处得来的银子尚有余、蒋府的赏银并关氏夫妇答谢之银两亦在,尚可一为。</p>

天大亮时,齐喜牛仍推车前来运送花草。</p>

清漪给他结了这些日子的银钱,对他道:“暂时不必来了。”</p>

喜牛不知何故,不免有一问。</p>

清漪道:“此地此后皆为蒋府所有,你不可再来,免生祸端。”</p>

喜牛闻言,亦无他话。</p>

接了银钱,空车回转。</p>

然这喜牛也不回城东自家,却直往柳府,在府门前候着。</p>

见柳默出来,忙上前作揖。</p>

柳默见旁边突然转出一人,吃了一惊。</p>

仔细看时,并不认得。</p>

喜牛却道:“柳公子不认得小人,小人却见过柳公子。”</p>

“你在何处见过?”柳默怪道。</p>

“在百里姑娘处。”喜牛道。</p>

“你如何知道她?”柳默奇道。</p>

“百里姑娘做些花草营生,小人与母亲在姑娘处帮忙。”喜牛道,“偶然送些物事,在院门外与公子两次擦肩而过,是以认得。”</p>

柳默细想来,似乎确有见过此人,那时只当是路过的农人。</p>

便施礼道:“不知今日来见柳默,有何指教?”</p>

“平日里皆是晨间去姑娘处将花草推出,至城内交予老母亲买卖。”喜牛道,“今日去时,姑娘多与银钱,只道今日起,地将为蒋府所有,不可再去。”</p>

柳默大惊。</p>

“蒋府势大,我等下人有心无力。公子与姑娘素有来往,或者可稍加援手,是以特来相告。”喜牛又道。</p>

柳默忙谢过,又与了他些银两,当下也不去官中,骑了马直奔城外。</p>

这边清漪收拾好随身物件,至院中将那盆鹤红花袖了,出得院门,到锦水边坐了。</p>

想那些人来时,必定喧扰,也无兴致吹笛引声,只默然坐着看那水流东去。</p>

坐得一时,想想无处可去,不如去秦老夫人处叨扰两天。</p>

说起来,这阵子只忙着查探那欲谋害柳默之人,已经很久没去过秦府了。</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