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游侠张咏(1 / 2)

 韩通心想:</p>

“陛下想要练武是好事,虽然他们这花拳绣腿自然上不了沙场,不过陛下重视军事,总好过他日日被朝中大臣们灌输“重文轻武”的思想好得太多了。”</p>

韩通行礼应诺后,兴高采烈的带着珍宝和二名赏赐的宫女,一起退出了大殿。</p>

五天后,韩通已暗中将宝慈殿和庆寿殿的禁军替换成了自己的心腹之人。</p>

赵匡胤闻之,与其弟赵匡义、心腹谋臣赵普商议半天,最终以夺权时机未到,只得强行忍耐。</p>

之后十来天,柴宗训除了到符太后宫中陪她用膳、聊天中厘定大略行事计划之外,便是在行武殿中,和韩通派禁军找来的京城二十名十余岁、身手敏捷的少年练武。</p>

说是练武,由韩通传授柴宗训和二十名少年一些实战武艺,实则大多数时间,柴宗训自己都是在和二十名少年打闹玩耍,只让韩通教授二十名少年沙场绝技。</p>

几天相处下来,一名十四岁的机智、身手敏捷的少年引起了柴宗训的关注。</p>

询问之下,得知少年名叫张咏,生于后晋开运三年(946年),濮州鄄城人。</p>

其家贫寒,为人任侠,不拘小节,学习击剑,慷慨好说大话,乐为奇节。又爱好下棋,精通射箭。</p>

张咏去年前往华山寻访陈抟,想拜其为师。陈抟以张咏为治世奇才不宜出世修行,劝说他前来汴京游历。</p>

此次韩通在汴京挑选少年陪皇帝柴宗训练武,在市井间闻张咏游侠之名,乃延请之。</p>

柴宗训大喜,乃厚待张咏,引为心腹。一时令张咏深感知遇之恩。</p>

柴宗训问道:“张爱卿,陈抟当真是世人所传的神仙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