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张咏进扬州(特鸣谢书友 相知满天下 的2张月票!倍谢!)(1 / 2)

 因“神臂弓”乃国之重器,为怕此次执行任务时出现丢失的风险,二千名“龙骧卫”中,张咏仅让二名千户及自己三人随身携带了“神臂弓”。</p>

二千人分为了数十支小队,纷向淮南各地及江南的南唐,执行探查任务而去。</p>

张咏率二十名“龙骧卫”去得是最危险的扬州打探情报。</p>

一路走来,时见阡陌间百姓衣着褴褛,躬耕于田野。</p>

淮南一带水网密布,遍地良田,产量极丰,然而在当地节度府高达五、六成的田税及徭役之下,百姓生活唯艰。</p>

见到骑马而行、身负刀剑的张咏一行人,许多辛勤劳作的百姓不住警惕的注目打量。</p>

张咏令“龙骧卫”军士们一路小心避开田地,免踩坏了庄稼。</p>

众人骑马行了一天多,于十月十七日午后申时抵达了扬州城西门。</p>

因皇帝柴宗训的促商措施,取消了大周各地间繁杂的关卡,此刻城门前等待进城的商旅颇多。</p>

张咏等人也是扮作了来自汴京的商旅。</p>

临到进城门的时候,走在队首的“龙骧卫”百户范理向城门守吏递上了通关文书。</p>

门吏打开文书看了看,转眼打量了张咏等人一阵儿,皱眉道:</p>

“你们是从汴京来的行商?怎么都这么年青?</p>

为防他国奸细,你们都随本官到城楼里来,本官要逐一检查。”</p>

连张咏在内,这二十一名“龙骧卫”都只十五、十六岁,确实年青。</p>

范理笑道:</p>

“这位大人,您也知如今兵荒马乱的,小人等人为了糊口,十三岁便进商号打杂了。</p>

一点小小意思,不成敬意。”</p>

范理从坐骑的一侧,取下一个包袱来,双手递给了门吏。</p>

门吏掂了掂手中包袱里银两的重量,怕不下二十两,迟疑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