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义仓与大周刑统(特鸣谢书友梦欲 的2张月票!)(2 / 2)

乃世之大儒,才学当世罕见,当为陛下和本宫完成此修史大任。”</p>

田敏一听,心中感动不已。</p>

皇帝任命编撰前朝史书之人,历来是一则须博涉典籍,详明礼乐,二则必是心腹之臣,方有此主持修史的荣耀。</p>

田敏行大礼道:</p>

“老臣得太后与陛下如此看重,是老臣无上荣宠!老臣必以残躯在有生之年修完此史。”</p>

当天,大周皇帝柴宗训加封田敏为太傅衔,封“文成侯”,致仕。任其回家乡召募朝野大儒、经史学家,一同编撰《四代史》。</p>

柴宗训和朝堂中大臣讨论一阵后,擢翰林学士窦仪为工部尚书,补田敏之缺。</p>

宰相李涛出班奏道:</p>

“陛下英明神武,乃我大周圣君!史上第一神童皇帝!</p>

如今在陛下的运筹帷幄下,节度使制已裁撤,我大周各地皆归于陛下仁政治下,农业新政与商业新政也已全面施行,利国利民。</p>

陛下登极这几年来,朝廷大兴水利,民间良田大增,产粮日丰,国库已积满而有余,有粮贱伤农之忧,不利我大周各行各业的发展。</p>

臣提议,朝廷在全国各州兴建“义仓”,官府以保护价收购农夫田里的多余粮食,一则可以稳定市面上的粮价,二则如遇旱、冻等大灾之年,可以“义仓”存粮赈济灾民。”</p>

柴宗训一听大喜,心道:</p>

“李涛真乃社稷之才,对于经济方面也有如此长远见识。自己平日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幸好有李涛、王著、吕蒙正等大臣们给自己“查缺补漏”。</p>

经这几年来的大力促垦荒田,大周良田十数倍于“显德”年间,而自唐末数十年战乱下来,人口稀少。</p>

经自己的农业和商业新政后,除了新收为直辖的原各地节度府的三十多个州府的百姓,尚不能温饱,其余各地大周百姓皆已温饱有余,这几年来人口大幅增长。</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