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我与鞑子不共戴天!(1 / 2)

 在江南地区举行浩浩荡荡的反清大起义时。</p>

刚刚接受满清统治的浙东地区也发生了剧变。</p>

“天下事尚可为,我欲举义旅,何为!”</p>

闰六月初十日,绍兴城中生员郑遵谦振臂大呼道。</p>

“愿听郑生员差遣!”</p>

在他周围,数以千计的百姓纷纷大呼</p>

郑遵谦乃官绅人家出身。</p>

可是他却和其他官绅子弟不同。</p>

他为人仗义,爱好打抱不平。</p>

早在1643年,浙江东阳就爆发了许都领导的反对贪官的运动。</p>

郑遵谦问讯立马准备响应,可是却被其父郑之尹关在房里这才未能实现。</p>

如今异族南下,浙东变天。</p>

满清又下达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p>

郑遵谦连贪官都不想忍,如何忍得了满清啊!</p>

所以他多日来联络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发动百姓。</p>

于今日在绍兴城中发动了反清起义。</p>

很快数千义军席卷绍兴城。</p>

郑遵谦下令封堵城门,将绍兴城内的满清文武一网打尽!</p>

随后他下令将降清的绍兴知府张愫,会稽知县彭万里等汉奸悉数处斩。</p>

又整顿城中青壮秣兵历马,以图大举。</p>

为了筹措粮饷器械,郑遵谦命部下将绍兴城中曾任明朝尚书的商周祚、姜逢元等缙绅悉数召来。</p>

“商尚书,郑某也不多要,十万两白银,两万石粮食有没有!”</p>

大堂之中,区区生员郑遵谦翘着二郎腿一拍惊堂木喝问道。</p>

而在他的周围尽是手持兵刃的义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