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 入阵(2 / 2)

“《坐忘经》并非什么不传之秘。自当年大师兄叛离,他胸中的诸多经文、功法,早已不能算是我纯阳所独有,但宫中所藏古本乃是孤本,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即便不以镇宫之宝视之,亦不能放任宵小随意取夺。此番如果失利,最差的后果便是堕了纯阳宫清名,让天下武林皆知,我纯阳可欺。”</p>

于睿所说的“大师兄叛离”一事,江湖人尽皆知。</p>

景龙四年,原纯阳宫大弟子、“静虚子”谢云流,打伤了师父“纯阳子”吕洞宾、师弟“玉虚子”李忘生,叛离纯阳,下了华山。后来,他流离辗转,前往东瀛,开创了“一刀流”,又历经种种事端,被中原武林所不齿,得名“剑魔”。</p>

当年逢此骤变,吕洞宾与李忘生措手不及,纯阳宫上下震动、哀怒不止。自此,谢云流从“纯阳六子”中除名,而此等欺师灭祖、大逆不道之事,不仅令纯阳宫中“静虚”一脉的弟子蒙羞含愤,不理解、不原谅的声音至今不绝,也让纯阳宫后来加入的年轻弟子们对这段历史和谢云流,自然是多持敌视的态度。</p>

这种大趋势无可厚非,但凡事固有两面。</p>

谢云流悟性极高,又是个罕见的至情至性、意气干云之人,不仅吕洞宾几乎以亲子视之,其徒弟、同门中,也有许多慕他为人和天分,以他为榜样。至今还有一些静虚一脉的弟子思念着他,即便被他的事情所累,被纯阳宗内和武林所排挤,也坚信当年的祸事定有曲折。</p>

这些与谢云流亲善之辈中,就有李忘生和于睿。他们昔日皆与谢云流感情深厚,多年来一直希望能够解开昔日误解与恩怨。在谢云流臭名昭著的当下,两人提起他时,却仍坚称“大师兄”。</p>

“掌教师兄闭关以来,是卓师弟代为操持宫务,我本不该越俎代庖。但此事突发而紧急,诸位师兄弟皆各自有事不在宫中,我担心此实为调虎离山之策,不能再离开纯阳。</p>

“故而此前,我只纠集了十几位就近弟子往去追人。先前传回的消息,说此次前来盗经的,乃是一伙东瀛倭人,不知与……大师兄,是否有干系。”</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