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洛阳纸贵(1 / 2)

 “滴答”</p>

一滴来自后世的水滴落入湖面,溅起的水花形成一道道波纹。</p>

造字难的是工艺,没有工匠们上千次的不断实验,是造不出纸的;</p>

从一开始的草纸到现在的书写纸就花了三年的时间。</p>

再经过工匠的改进和统一制作,这个集结了成周数十名工匠心血和智慧的成果终于面世。</p>

纸的发售一开始就震惊了整个王室和洛邑的百姓。</p>

不仅是因为售价低廉,更是因为成本更低廉。</p>

纸的利润比昱想象中的还要高,树皮和破布就能制作出纸,而原材料又能有多贵呢?</p>

成本3铜币的树皮和材料加在一起做出来的纸有50张纸,而一张纸能卖出1铜币,甚至因为有人疯抢造成市场短缺,再卖纸的话又需要提高售价了。</p>

昱把这些大工程都交给了他的父亲壬臣。</p>

王室真的很缺钱,而造纸售卖又能让王室之前亏空的钱补回来。</p>

壬臣接手之后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一套生产链,并且将懂得制作纸张的工匠们接到了王城,在侍卫的监管下进行生产。</p>

壬臣知道,纸的工艺一定不能流出,流出的工艺也就不能称之为独家经营了。</p>

一时之间,由王孙造的毛笔和纸成了贵族读书人争相竞逐的宝物。</p>

谁家要是没有纸笔,就是没有文化;谁家要是没有好的纸笔,就是家族的学识不够深厚。</p>

据洛邑的游商说,他在黑市上看见了传闻中王孙试纸亲笔写下的签名纸,那场竞拍足足有了半个时辰,最后还是被一个齐国的商贾用一千金买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