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王孙造书(1 / 2)

 三军的行营和训练的场地设立在绛城的南郊外,位处平原盆地,能够训练兵士和战马。</p>

行营在野外,距离城门有着十里远,都是由几个大的幄帐拼接在一起建成,是执政者行政管理兵士的地方。</p>

小的幄帐则是能够充当这些贵族休息的场所。</p>

兵士们则大都住在普通的帐堡之内,这些帐堡戍守在行营周围,五个兵士住在一起作为一伍,当然这里也设有卫浴的场所,兵士们在训练之后都要一起洗干净,不然汗渍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也会传播疾病。</p>

可以说这里没有女兵,因为聚在一起洗浴都能够看得一清二楚,以此就能看出花木兰的故事多为杜撰。</p>

在军中有一个规矩,这是赵盾所立下的规矩。</p>

操练一天之后不能马上脱下身上的甲胄,劳累一天的汗经受凉风,身体就会出现中风不适的状况。现在的医疗水平还不能够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过军中有着歌谣,听闻就是王孙姬昱感伤其卸甲之风所作,被晋人引用在了军中传唱。</p>

“杲日之乌乌兮,众者郦于精气;</p>

其风泄邪入窍兮,众者避于邪异。</p>

日以烛甲辟众兮,行疾不可毳意。</p>

不弃甲秽以卸兮,代序有度固芳。”</p>

兵士近来被要求要学会背唱这样的短歌,懂得不能在训练完就褪去甲胄的道理。</p>

在西周时,甲胄、干盾都是用皮革制成,有着一定的透气性。可春秋时期已经普及了冶炼青铜的技术,所以青铜甲穿戴在身上闷热得透不过气,如果在出汗之后就脱下衣服,很容易得病受风寒。</p>

姬昱也是有感而发,却不想这样的诗歌被赵盾利用传播到军中。</p>

众人会因为王孙的智慧而相信其中的道理,对姬昱所说的邪气产生疾病的道理也愈发信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