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争官(1 / 2)

 晋侯已经说了在立春时就宣布新的三军六卿。</p>

为此他还取消了另外的两支新军。</p>

利益纷争,这是晋国贵族免不了的话题。</p>

国家之所以成立,是因为背后有着老氏族不断的支持。</p>

可氏族们并不是不求回报,他们想要权力,想要为他们多年以来家族为国奉献而讨要个好的官职。</p>

越是强大的国家,其背后的老氏族的势力就越为盘根复杂。</p>

晋国也不例外。</p>

现在的晋国,比起喜好灭国的献公时期强过数倍。</p>

君主有民心,臣子有能力,百姓有了私田对农桑格外勤奋。</p>

晋侯欢并不像晋文公一样有着强硬的手段;文公在流浪十九年后对国政和外交都信手拈来,他能够通过对外来解决内部的矛盾,让晋国空前强大。</p>

可轮到了欢,是一副看似丰富的遗产,实际上他却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把控能力。</p>

他没有文公的名望,也没有文公的手段,自然是以仁德谦让为基本满足朝中贵族,让他们为国家认真的奉献。不过在去年,赵衰等重臣的忽然去世打破了这样的平衡。</p>

有背景的卿大夫不满足于现状,他们也期望能够爬上更高的位置。</p>

所以晋侯很头疼怎么安置新任的三军六卿。</p>

现在的晋国虽然不怕外敌,可是内部的势力却隐隐成了危害晋国的趋势,为此他必须要找个好方法将其解决。</p>

现在有着新旧两派,谁也不能招惹。</p>

老旧派,是晋国原先的基层力量,是晋献公时代甚至更早就已发达的家族,资历深而又在晋国有着不少的能量。比如说箕郑父、梁益耳、士榖。</p>

新臣派,则是跟随晋文公流浪的那一批大臣,有赵衰、狐偃、先轸。</p>

文公对于能够跟随他流浪的人必然是全方面信任的,所以将大部分的权利都给了狐偃和赵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