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气功秘籍?(第二更)(1 / 2)

 五千八百字大章奉上,今天二更共九千多字,可以送上推荐票了吧^_^

…………………………

“提高学习成绩?谁不想啊。”孙海东一听唐海潮那么说,立刻就苦笑了起来,“我也想学习成绩好点,这样的话,我妈可能就不会……不是,我是说,我当然想学习好,可我天生太笨,一看那些课本的东西就犯晕,我,我不成的。”

“你也不要妄自菲薄,说什么自己天生笨。”唐海潮摇摇头,“人与人之间,除了一些天生智障,其实智商都是相差不大的,后来有所区别,主要还是后天的学习跟努力不同。至于说到学习,其实不同的人,对知识的吸取方式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擅长视力学习,这样的人看东西接收的快,有的人则擅长听觉学习,这样的人听东西学的快,还有的人则擅长行为学习,这样的人在活动中才能学的快,而你看不进书去,可能是视力学习方面不太擅长。这样吧,抽空我跟你好好聊聊,大家一起琢磨琢磨,试验一下,看看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效。”

“什么跟什么啊。”孙海东听到这里一丧气,“不成的,大家都说……不,我自己也知道,我不是学习的料,你怎么弄都不成的。”

“别这么说。”唐海潮看到对方没信心,眼珠微微一转,忽然神秘的一笑,接着压低声音故作神秘的道,“告诉你,我这么快提高成绩,是因为新近获得了一份气功秘籍,大幅度提高了智力。不然的话,我怎么可能短期内爬的这么快?你也知道,咱们班是小班,前三十名个个都是精英,想爬一个名次都难。我可以保证,你听了我的秘诀,学习成绩一定可以大幅度提高,而且还不会让你觉得难受,保证不让你犯晕。”

“什么?”孙海东有些狐疑的看着唐海潮,“气功秘籍?”

“那当然。”唐海潮再次笑了笑,“我也是最近一次意外得到的,一试之下果然不是一般。当然了,一般人我也从不告诉他,就连我父母都不知道我有这份秘诀呢。不过你么,呵呵,自然是不在此例了。总之改天你跟我尝试着学一下这个气功,你肯定也可以很快提高成绩的,甚至能进入前二十名呢。”

“真的?”孙海东眼睛一亮,显然所谓神秘的秘诀更能打动他那受武侠毒害的心。

当然了,这也跟最近国内气功潮泛滥的关系有关,此时随便溜达溜达,到处都有什么气功学习班,连新华书店里,都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气功秘籍修炼法。1993年的时候,国人对气功的崇拜,可以说在此时达到了一个顶峰,简直到了信气功,得永生的地步了,要不然后来的轮子功也不能肆虐到那种地步。

“比真金还真!”唐海潮郑重的点点头。

“好!”孙海东也跟着点点头,刚想说话,忽然看到周围的同学,立刻压低声音道,“我,我跟你学!只要能让我学会这个气功,让我的学习成绩进入前二十名,我……你让我做什么都成!”

看到他这样子,唐海潮微微一笑,心中却又叹了口气。

其实,唐海潮哪里有什么神秘的益智气功,他不过是想用这种方法给对方提高自信罢了,顶多算是一种心理疗法。

唐海潮现在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孙海东按说并不是太笨的人,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把武侠小说只看一遍,就能把里面的情节还有人物关系什么的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现在之所以是差生,应该只是原先的学习底子薄,又被父亲花钱送进这个号称变态班的小班,对这里的高压学习方法不太适应,再加上性格有些懦弱,在一次次的垫底以及差生氛围下,自信心自然就不足。

人一旦没了自信,什么也就都没了。

其实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初三二班,更加不得不提一下什么是小班。

所谓的小班,主要就是指的人数少于五十人的班级,比如初三二班目前全班一共只有四十八名学生,远远低于其他普通重点大班动辄六十多名的人数,就是一个小班。

二中作为一个重点中学,初中部居然还有人数少于五十名的小班,本身就是一个异类,而之所以有这样一种小班的存在,还是因为此时二中初中部有一种特有的班级划分法,或者说是一种时代的印记。

目前烟海二中整个初中年级的学生,一进校门,就会被按照当初考试的成绩好坏以及学生的家庭背景分成两大类,分别进入重点班跟普通班。

其中,一班到五班,都是重点班,里面都是学习成绩好,家庭背景高、又或者交了高额赞助费的学生;六班到八班,都是普通班,里面的学生自然都是学习成绩差,家庭背景又一般,也没有交高额赞助费的学生。

在这两种班级里,教学的内容跟度都是不同的。比如重点班,学习进度快,初中年级所有课程在初二就全部学习结束,到了初三就是紧张的总复习,班主任对学生也盯的紧,上心,而在普通班级里,则会按照国家的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学,班主任也不爱上心,对学生基本跟放羊没啥区别。

这种重点班跟普班的划分,此时各个中学都有,没啥好奇怪的,但问题是,二中现在却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在重点班内还分了一个实验班,也就是俗称的小班。

简单说,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各个中学的初中人数都开始爆满,学校除了增加班级数之外,还增加了班级本身的学生数量,而像烟海市这样人口过七百万人的城市来说,中学里一般不管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此时的人数大都是过六十名的。

但是,虽然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法规,学校接纳学生的数量也有一定制约,也就是说总体而言你二中接收的学生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但学生收进来之后,如何划分班级,却是学校说了算的。

烟海二中正是利用了学校可以自由安排班级的这个权力,进行了一部分改革,在初中部把一班跟二班变成了所谓的实验班,而这种实验班原先的额定人数呢,则只有三十六名,也就是俗称的小班、尖子班。

小班之所以只有三十六人的名额,据说是这种人数分配最有利于老师管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最高的。当然了,后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也开始看中经济利益,只要一些家长愿意缴纳高额的赞助费,或者一些高级机关干部家长的子女,也是可以进来的,于是小班也开始在三十六名学生的基础上扩充生源,比如初三二班,此时就有四十八名同学,但终归是不会过五十名的。

不过,虽然初三二班有四十八名同学,但真正的核心人员,或者说老师最关心的,就是那三十六名根据学习成绩进来的种子学生,至于三十六名开外的,都是凑数的关系生,此时当然不受教师的欢迎。

也就是说,在这种实验小班里,都是集中了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并且分配最有经验的教师,而这小班的表面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升学率,给其他班级一个学习的榜样,但真正的目的,却是打造一个给自己高中部输送高素质学生的摇篮。

说起小班的出现,那还要追究一下烟海市一中跟二中的竞争史。

此时的烟海市里,有重点中学称号的中学不要太多,但真正被大众认可的重点中学,就只有两个,一个烟海一中,一个烟海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