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情况,今天就这一章,不过分量挺足的了,而且本章个人觉得写得不错,呵呵俺可是没看过演义这一段原文,完全自己编的哦,就这个也要奖励一下吧!)
永汉元年十一月(中平六年十一月)上旬,司徒杨彪因提谏刘辩饮鸠自尽一事而触怒董卓遭罢,尚书令王允代之。
没多少时间就接连迁升,一时间曾经几乎要被置于一处被人不闻不顾的王允顿时成了洛阳城里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是日,新任司徒王允于府中设宴庆贺,宴请群臣好友,朝堂之上去者十有其三,时任典军校尉的曹操曹孟德正在其中。
是夜,新任司徒王允于家中大宴,众臣聚首,向其道贺者有之、只为来趁机结交“高层”的也有之,或者更有抱着其他心思目的的,不一而足。
就是董卓,也派了人前来恭贺,虽然这本身就是他的意思,但表面功夫总要做一些。
而王允也是来者不拒,看上去一副升了官就乐坏了的样子。
当然,在这种宴会上就算大家看起来相谈甚欢,也有着明显的圈子,交浅言深者多,真正深交者少。
而对于王允来说,今日之一切,他心中早有安排,真正的目的也是在宴会之后,所以难免不甚尽心,对那无交无识者,也只敷衍应付过去。
不知不觉,时间渐晚,宴会也渐入尾声,佳肴美酒、歌舞作殇,总的来说最后也算是宾主尽欢,而夜色将深前,贺宴便终于散去。
迎来送往之后,外面暮色、里头灯明中,新任司徒府内大堂上此时还列坐着不少朝臣,这些人有老有少、有文官有武将,当然其中文官居多,武将则那典军校尉曹操应算一个。
而这些人现在之所以能够一起坐在这里,倒并不是王允对待他们特殊化或者真的关系和他们一个个就有多亲厚,而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所以如今他们坐在一起。
现场的气氛,从一开始就维持着一种异样的凝重,这些原本在那宴会上欢畅欣喜的朝臣和王允本人此时却都是收敛起了笑脸。
为了这一晚,可以说王允已经准备了很久,从刚入洛阳就开始筹划着这么一天、这么一次机会,而和董卓的关系,不过是一种迷惑人心的手段罢了,当然董卓居然看重了王允并且还对他接连升迁,又恰逢杨彪得罪董卓而他刚好在董卓视线中占据不小的位置顿时被提拔,却也是他自己都不能预料的了,当然无形中却也为此次创造了一次良好的机会。
在座诸位都是忠汉义士,王允自觉也无需再避讳,环顾众人一眼,便直接开口沉声道:“诸位,今日之议众人皆为汉室肱骨之臣,忠心耿耿自不必计较,我等今日之图谋,不管未来成功与否,切不可泄露出去……”
众人自然连连应是,王允又左右环顾一圈,见众人脸上诚恳,满意点头,而后又道:“我汉室朝廷,殊是多难多灾,方经黄巾乱风雨飘摇,而后又是宦官作乱,而今又是国贼董卓弄权朝堂,更妄行废立之事,败坏皇家威严、祖宗荣光,允诚为之不齿,却苦于董贼势大,我等一无兵二无权,在这偌大洛阳城中,却好似坐于囚笼,身无一长可施展。然今夜,吾等当有一定计,董贼势大,但吾辈决心一起,好好筹划,未尝不能成大事。允已有一釜底抽薪之计,只不知在座有何想法?”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陆续道:“司徒请讲……”
王允目光深邃望着前方,好似要穿透时空界限到达某处,他沉声道:“如今董贼势大,然西凉等人,皆是以董卓为首,若能有机会将董卓除去,则他那些属下,都不足为虑。”
“司徒所言甚是……”众人一阵应和声中,王允继续道:“那董卓好大喜功,更妄以为对我等施以恩德,就能得投死报效,却不知吾等计划,敌在明吾在暗,此我等优势,正可趁其不备,寻一忠实可靠之士,前往刺董。若能得逞,则汉室复兴有望。不过此行必然凶险,董卓本身便有勇力,而其身边护卫者甚众,即便最终成功,却也是一个九死一生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