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八章:心不在焉(1 / 2)

 “你今天怎么了,感觉有点心不在焉的”杨琇莹刚刚和杜清和从家里出来,给老太太看完病,又按摩了一下,改了一下方子。这几天,老太太的身体明显有好转了。这不,刚刚他们出来之前,老太太都已经下楼和老年朋友们一起运动了起来,听杨琇莹说,晚上老太太还去跳广场舞呢。

适才杨琇莹跟杜清和说起这事的时候,杜清和明显是人在心不在,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啊没什么,没什么”杜清和做贼心虚一样,左看右看就是不敢看杨琇莹的眼睛。

杨琇莹眉头一皱“是苏婕的事吗”

“怎么可能”杜清和夸张地说道,“她现在每天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要不是我让黄姐送去,估计她得饿死在办公室里。我和她,真的一点事都没算了,我也不瞒你,是我爸妈发现我交女朋友了。”

这一下,轮到杨琇莹紧张了“啊”

一副早有预料表情的杜清和,苦笑道“我本来不想说的,但不知道我爸妈啥时候来突击检查”

杨琇莹沉默了,一张好看的侧脸藏在散落的长发里,画面显得很唯美。特别是她眉头紧蹙的时候,居然有种古代美人幽怨的错觉。“要不我见见你爸妈吧”

“别,千万别委屈自己。”杜清和苦笑道,“我知道你不愿意,我也不会很难做的。放心吧,我爸妈虽然很想看看你长什么样,了解你是什么人,但肯定不会用强的。你随着自己心意来就好,其实吧,我也怕我爸妈不喜欢。”

杨琇莹点了点头“我确实不想这么快的。”

“算了,不说这个事了。”杜清和笑道,“我刚刚心不在焉,不仅仅是因为这件事,还有丰祥村那边,总算是迎来好消息了。重新修学校的钱款已经拨下来了,那旧学校开始拆除,估计很快可以重建了。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杨琇莹也笑了“那挺好啊,我也曾经想去做一个支教老师的。”

“想法挺好的,就是会比较艰苦一点。”其实吧,杜清和并不太赞同去支教的。以前他看过一篇文章,说支教老师的到来,要求学生们配合上课。可问题是,半大的孩子已经是家里的一个劳动力了,整个假期少了他们的劳力,生活的重担就要压在老人身上。至于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外出打工的。

不是说支教不好,毕竟读过书,才能改变命运。但杜清和想着,是不是有着更好的扶贫方式比如,结合当地特色,弄出一些值得发展的产业,带动起经济来。说真的,即便支教有效果,教出来的孩子大多都是会离开家乡,去外谋发展的。

别说那些贫困地区了,就算是潘州也一样。

这些年来,潘州的高考状元,考上清华北大那些同学,又有几个回家乡发展的呢

一样的道理,教育虽然能让个人改变命运,却对一个地方并没有多大的效果。除非是这个学生特有运气,特会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反哺家乡。但这终归是少数,改变命运的,也只是一小撮人。

看似最有用的支教,反而是扶贫里面效率最低的模式。不是杜清和贬低支教,事实也确实如此。当然了,支教也是不可或缺的,现在国家也有规定,师范学校特招农村教师,只要服从调剂,在乡村教书满五年,保证解决编制问题,调回本地。这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政策,能解决乡村老师人手不足的窘境。

个人或者学校行为的支教,是比不上国家力量的。可以作为有效补充,但如果成为常态,反而不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