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人到齐了(2 / 2)

但也不会特殊对待。

接下来十几天,陆陆续续来了差不多三十老兵,技术兵十二个,剩下的都是普通的老兵。

至少三年以上的兵龄,或者说,除了一个三年兵外,其他的都是五年以上兵龄。

年纪最大的是一个技术兵,三十三岁。

这一帮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让林涛非常的满意。

人接到后,林涛也不是没有准备。他先请了一个翻译进行了短期的培训。主要是日常用语。

哈萨克斯坦和华夏的官方语言是俄语,所以要说的是简单的俄语对话。就最简单的句子。

然后就是一些民族禁忌。

其实在苏联时期,那边没什么民族禁忌。不过当成为哈萨克斯坦后,有些民族禁忌又回来了。这个肯定是要注意的。

部队上的老兵虽然有些油了些,但有一点儿好处。纪律性非常的强。既然准备干这一行了,虽然语言能力不说多强,但每天这么背着,一些普通对话很快就生硬的记下了。

接下来是一些常识。在国外的事情。

华夏的习惯,在外不惹事。

但这并不是林涛的初衷。

在有些地方,不惹事是一方面,不怕事也是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或者所,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对于外国人,都不可能像华夏人这么热情。他们如果看你和善,普通人倒没什么,但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欺负你的概率远大于帮助你的概率。

所以,林涛要让这帮老兵们知道,出门在外,不要惹事,但也不要怕事。比如不要夜间单独出门,服从纪律,有事及时上报,记住大使馆的电话等等。

体能还必须要跟上。打架不打架的另说,真要遇到事情了,至少能跑,不是吗?

很快,林涛招来的其他人也到了。

这也是技术人员。和老兵不同,这批技术人员不多,就几个。但比较特殊。老的老小的小,还有女人。

这些都是从地质勘探队里聘来的勘探人员。

既然准备去拿矿了,怎么说也得看看矿的成色,不是吗?

这些人倒是不用培训,不过他们既然来了。林涛就先把那些老兵的事情交给其他人,他先组织这些人开了个会。

毕竟刚过完年,还算是冰天雪地的,就把这些人拉过来干活,心底里过意不去。

这群人中年纪最大的近六十了,看林涛的表情,就知道怎么回事,笑着说道:“林总,不用这样。事情我们清楚,这事是好事。咱们疆内也有铬矿,但咱们国家缺啊!所以这事我们都是乐意的。只要能确定是铬矿,是大矿,我们就是多跑两趟,也值!你也不用这样,再说了,你不也给我们付了出国津贴和补贴了嘛!所以,说一说具体的情况,咱们不讲虚的!”

这么实在的态度,林涛没话说,只好在心底里决定,一定要把后勤保障搞好,至少不能让老人家过去后在保障方面受太多的罪。随后,他就开始介绍起情况来了。

具体的情况,他也是二传手,从哈巴罗夫那里知道的。具体的,还要到地方才能看到。

然后,就是准备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