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大结局(六)(2 / 2)

今天一变,明天一变,折腾得人仰马翻,又要重新适应新规矩。

对于朝臣来说,真是讨厌得很。

干什么退位?

弄得人仰马翻,人心惶惶。

不如做皇帝做到死,届时齐王殿下也能名正言顺登基称帝,还少了一道退位手续,等于少了一堆麻烦事。

当然,这都是老臣的想法。

中青年官员,巴不得求新求变。

只有当变动来临,他们才有机会上位。

否则等上面的老臣致仕养老,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刘诏感慨道:“朕不就是想退位,这是遭了多少人嫌弃。就连老四,都敢跑到宫里质问朕,真是岂有此理。”

顾玖哈哈一笑,“老四他是不服气!他求而不得的皇位,你却说放弃就放弃,他心头意难平。”

刘诏十足地嫌弃刘议,“那是他格局小!抓着一样东西,到死都不肯放手。眼睛就盯着跟前的一亩三分地,从来不懂得放眼看天下。天下何其大,不止有大周,不止有西域,不止有南洋!那么多土地,人口,矿产,他怎么就没想过去看看?

当年推广草原海外开拓计划,朕有想过,要是老四有胆量出海圈地为王,朕给他兵马,给他钱,替他打下地盘,封他做诸侯王。可是他从未有过这方面的想法,说到底他就是舍不得到手的一切。”

顾玖说道:“京城生活富足安逸,海外生活艰苦,一切要从头开始。而且自古以来,人们都畏惧出海。过去,都是没出路的人,刀口讨生活的人,才会出海。

出海圈地,要么有大勇气,要么是被逼到绝路。老四两样都不占,你总不能强逼着他出海圈地。京城的日子过得好好的,谁舍得放弃。

你瞧瞧,各大世家派到海外的子弟,全都是不受重视的边缘人物。这些人顶着世家子弟的名头,却毫无出路,只能去海外博一个前程。但凡能在京城找到一份差事的人,都不会选择出海。所以,你就不要苛责老四!”

“你怎么总替他说话?”刘诏不满。

顾玖白了他一眼,“我是担心在这节骨眼上,你和老四又闹起来,平添事端。”

刘诏摆手,“朕不会和他一般见识!他被母后养得娇气,吃不得苦。和他计较,朕多年前就被他给气死了。”

顾玖抿唇一笑,“都说长兄为父!你这个长兄,瞧着倒是有点派头。”

“那是当然!”刘诏一脸嘚瑟!

……

不等流言四起,次日一早,刘诏直接下了退位诏书,同时下了一道册立齐王刘御为储君的圣旨。

责令礼部赶紧挑日子,把事情办了。

礼部哭哭!

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啊!

大周国祚两百多年,没有一个帝王选择退位。

景明帝刘诏也算是开了先河。

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礼部官员,埋首兰台寺。

翻遍所有史料,试图从上古记载中,寻找退位的合法性和礼节规制。

退位这样的大事,岂能草草了事。当然要按照严格的礼法进行。

如同皇帝登基,每一步都要按照礼法进行。

偌大兰台寺,被礼部几十号人霸占。

天天翻书!

早上一睁眼,就到兰台寺翻书。一直翻到天黑落锁。

中书令杨季看不下去了。

给礼部官员指了一条明路,“去山河书院找三元公问问。三元公阅遍天下书籍,山河书院图书馆据说收集了许多孤本残本,说不定会有收获。“

礼部尚书得了提点,带着礼物,急急忙忙上山河书院请教。

询问三元公,果然找对了人。

这些年,三元公除了教学生出书籍,就忙着阅览天下书籍。

还真叫他从某个残本里面知道了帝王退位的礼法规制。

礼部尚书大喜过望。

有法可依,有礼可循,退位一事就能办起来。

不用钦天监,直接找任丘任大神棍算日子。

退位定在四月初三,登基定在四月十八!

两个日子,包括具体的时辰方位,由任丘亲自测算,绝对无误。

定下日子,就开始定礼法!

礼部上下,包括少府,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一个人当成两个人使唤。

礼部忙归忙,也得关注朝廷动向。

其他衙门,撇弃礼部,天天闹腾。

皇室宗亲,高官显贵,换着人天天进宫劝皇帝刘诏收回成命。

身体不好,也不至于非要退位啊!

退位多麻烦啊!

刘诏在皇位多留几年,老臣们也能多风光几年。

刘诏不胜其烦,干脆跑到晓筑闭门不见。

朝臣们那个气啊!

黄帝刘诏一如既往的油盐不进,权说不听,啊啊啊……好暴躁!

中青年官员不做声。

没正式上位之前,大家都很低调。

免得碍着某些人的眼。被一撸到底。

一直等到四月初一,离着正式退位还有两天的日子,帝后二人从晓筑回到皇宫。

顾玖问他,“还有两日就要正式退位,后悔吗?如果后悔,这个时候还来得及。”

刘诏迟疑了片刻,“朕还真有点后悔!彻底放下手中权柄,心头难免有许多不舍。但是朕不会改变决定。”

“你的心意不改,我就让人安排船只,等到老大登基称帝后,我们就南下游山玩水。我已经命人在江南物色歌姬,届时给你唱正宗的小曲。”

“当真?”刘诏喜笑颜开。

顾玖挑眉一笑,“只是唱小曲,别想太多!”

“朕什么都没想,分明是你冤枉朕。”刘诏还委屈上了。

顾玖: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