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西夏 (终)(2 / 2)

等到杨再兴率领数万铁骑呼啸而来的时候,十多万被紧急动员起来的西夏二线部队迅速崩溃。

西夏人的精锐主力都在陕北一线和西军对峙,安稳的后方唯一称得上是精锐的只有铁鹞子而已。其他都是各地的驻守军甚至是连西夏皇帝的卫队都被拉了过来。

可这样一支军队在绝对核心的铁鹞子全军覆没,杨再兴的铁甲骑兵呼啸而来的时候崩溃了。他们无力在河畔平原地带抵抗数万重甲骑兵的冲锋。大批西夏士兵被刀砍死,被枪戳死,被马撞死,被自己人踩死等等。

这场发生在定州城外的会战震撼到了所有的西夏人,因为他们发现自己面对的对手与之前百年时间里所面对过的完全不同。这些一支前所未见的强大军队,他们轻而易举的就击败了十多万西夏军队。这在之前的战争之中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当战败的消息传达到兴庆府的时候,李乾顺这位毕生都在全力对抗汉人的西夏皇帝陷入了惶恐之中。

“现在怎么办?”李乾顺坐在龙椅上急切的询问自己的大臣们。

“调集军队杀光他们!”

“从哪里调军队?”

“和南军司,保泰军司,静塞军司,嘉宁军司,祥佑军司。把南边的军队全部调回来!”

“西军北上怎么办?”

“汉军都已经快到兴庆府城下了,这个时候还顾得上西军?”

上面说的那些军司实际上类似于军区,都是与南边的西军对峙的前线。西夏一半以上的军力以及几乎全部的精锐部队都部署在这一地区。

当国都面临威胁的时候,西夏人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将南边的主力部队调集回来进行救援。至于南边的西军会不会趁机北上,这已经是顾不上的事情了。

至于逃跑,城内这么多人往哪里跑?南北都是汉军,东西都是大漠。他们又能往哪里跑?如果不想投降的话,唯一的选择就是调集援军来拯救国都。

调兵的命令是发下去了,可让西夏人感觉惊恐的是汉军的行动速度。援军还没有回来呢,汉军的铁骑就已经出现在了兴庆府外。之后这座西夏人的国都就被大批汉军团团包围。

岳飞并没有选择立刻攻城,而是在西夏人心惊胆颤的注视下将整个兴庆府团团包围起来。之后他亲自带着数万铁甲骑兵在远处埋伏,每当有一支从南边疾行归来的援军出现的时候。岳飞就会带着强大的骑兵突然出击,将这些因为赶路而疲惫不堪的西夏军队打的落花流水。

这种战术就是现代世界的华夏经常使用的,围点打援。实际上这也是燕飞通过电报发给岳武穆的指示。单纯的攻占兴庆府意义是有,可战果却没想象之中的那么大。只有将西夏人的军队主力消灭,才是真正的胜利。

等到一支接一支的援军被汉军骑兵干掉之后,困守在兴庆府的西夏君臣们才算是逐渐回过神来。任何一个国家的朝廷之中都不可能全都是蠢货,因为那样的话这个国家早就灭亡了。有聪明人看出了汉军的意图就是杀光西夏的军队,可他们却是无能为力。因为整个兴庆府都被韩世忠围的跟铁通似的。就连地道都躲不过那些汉军的搜捕谁也别想传递消息出去。

随着一支接一支的援军覆灭,兴庆府内的西夏人逐渐陷入绝望之中。等到几支接到消息互相靠拢形成一支规模庞大军团却被一战而破之后,西夏人彻底失去了斗志。

再被围困了一个多月之后,西夏皇帝李乾顺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向汉军投降。

不投降也不行啊,城内的守军大都已经在之前的定州之战的时候全军覆没。现在的守军都是些强征的民夫。而外面的援军来一个灭一个,西夏能有多少男人给他们这么杀下去。

内忧外患之下,尤其是当汉军使用炸药爆破了一整段的城墙让整个兴庆府直接暴露在汉军兵峰之下的时候。面对着韩世忠发出的不投降就杀进城内三天不封刀的威胁,李乾顺他们别无选择。

西夏,这个历史上宛如小强一样顽强生存了近二百年的国家终于是在这一天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