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密集召见(2 / 2)

这样的结果就是其他军镇的明军能够不经历实战而学到经验,或是吸取到教训,更能掌握到敌人的作战规律,以及新的战法。</p>

比如辽南三协战两旗,就充分表明了步兵战阵利用刺刀能够抵御敌人骑兵的冲击,占据有利的地形地势,维持严整战阵的重要性。</p>

比如围歼阿敏所部,又证明了燧发枪呈线列阵势所给敌人带来的巨大伤害,以及骑兵墙式冲击的优势。</p>

有成功就有纰漏,或是不足。武学和兵部对每次战斗都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呈报给皇帝。</p>

朱由校则以自己的纸上谈兵的经验再进行肯定,或是指点。最后则是形成类似于小册子似的战例实录,发放给各军镇学习。</p>

这一套战后总结、上报、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再下发给各军镇学习的程序,使得大明军队不断地提升战力。</p>

而更适合战场使用的武器装备也会加紧制造或调拔,比如手掷轰天雷,比如能快速更换子铳发射霰…弹的车载佛朗机,比如能远程轰击敌人指挥官所在的大明重迫……</p>

在武学教授的汇报中,朱由校知道了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炮兵军官的训练调派,以及对各军镇指导性的教材发放等情况,都是令人满意的。</p>

大笔大笔的钱没白花呀,朱由校对此感到欣慰。如果用钱能堆积胜利,他是不会吝啬的,哪怕把金碧辉煌的皇宫变得破破烂烂也在所不惜。</p>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亡了,把皇宫留给建奴吗?大明要没了,那些藩王权贵要之何用?</p>

朱由校既有着这样的绝决,平辽灭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算算李自成在京城拷掠所得,真到了要玩命儿的时候,朱由校还会客气?</p>

当然,现在成功的希望已经近在眼前,朱由校也能忍耐一些时间。可权贵宗藩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平辽成功了,可大灾荒呢?</p>

朱由校对武学的汇报甚是满意,慰勉了一番后,便让他们告退而去。</p>

辽东战争打到这个程度,在军工上再攀爬科技树,搞出更厉害的武器装备已经没有什么必要。</p>

依照现在明军的装备水平,在世界上也是数第一的。燧发枪加刺刀,野战炮加墙式骑兵,对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是领先的。</p>

所以,把武器装备运用好,把粮饷供应足,把军心士气鼓舞得足足的,战争的胜利就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p>

孙元化等人刚刚告退而去,已经等候多时的京营将领又奉召觐见。</p>

这里面不仅有要在入秋赶赴辽东的飞骑兵将领,还有将率教导队前往各军镇训练部队的武将。</p>

同样的,京营飞骑兵的训练也吸取了归化骑兵的战斗经验,正在队列和冲锋的速度上进行调整训练。</p>

而且,为了弥补实战的不足,飞骑兵还进行了对抗性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死伤在所难免,但将领们却认为是非常值得。</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