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纺机、生产力,戍边非守(2 / 2)

“行,你俩琢磨着慢慢造。”</p>

皇帝并没有见过珍妮机的实物,只是知道原理。但依着他超乎常人的物理机械知识,边看边提出指导意见,还是能够做到的。</p>

</p>

呆了一会儿,皇帝才转身离开。在外面,他又吩咐宫人给两个孩子多做几个菜送来。</p>

大明不仅要征服广袤的土地,还要征服大海。不仅是靠武力,还有生产力和文化的影响力。</p>

皇帝走在宫中的甬路上,清冷的风吹在脸上,雄伟壮丽的皇家建筑映入眼帘,思绪展开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p>

………………………分隔线……………………</p>

战场上烟火还未完全熄灭,缕缕青烟飘上天空,越飘越远,越飘越淡。</p>

熊廷弼走在狼籍一片的战场上,毛文龙陪在身旁,向他介绍着情况。</p>

“这些皆是建虏死士,无人投降,尽数为我军消灭。”毛文龙伸手一指摆放在荒野杂草中的尸体,“其中就有建虏伪贝勒黄台吉、杜度。”</p>

“黄台吉?!”熊廷弼点了点头,说道:“万岁对此獠颇有些看重,献其首级,必是龙颜大悦。”</p>

毛文龙呵呵一笑,说道:“此獠已被枭首,倒看不出有何能耐。”</p>

既然已经死了,熊廷弼也不想多谈这个建虏,笑道:“东江镇获此大捷,皆是毛帅之功。可喜可贺!”</p>

毛文龙赶忙谦逊道:“建虏经海城一战,连失辽沈,已是失魂丧胆。我东江镇不过是捡了个便宜,不敢当经略大人如此谬赞。”</p>

熊廷弼摆了摆手,目光望向远方,说道:“建虏惨败北逃,短期难复元气,但依然不可放松警惕。”</p>

毛文龙恭谨地听着,显然,有些朝廷方面的消息,熊廷弼因为在辽沈,得到的要快一些。</p>

“万岁欲大力发展辽东。”熊廷弼拱了拱手,说道:“安定乃是第一,不仅是建虏,还有蒙古诸部,都是不安定因素。不能保边疆,护百姓,又谈何发展?”</p>

毛文龙连连点头,说道:“万岁所虑极是。但有东江镇在,必保辽东安全,不使外敌入境作祸。”</p>

熊廷弼看了毛文龙一眼,摇头道:“外敌入境?若是如此,便已落了下乘,万岁必不满意。”</p>

毛文龙愣了一下,心中凛然,赶忙躬身领教。</p>

“万岁对宁远伯虽有微词,认为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甚至虚报战功。建虏之崛起,亦有他的过错。”</p>

“但是。”熊廷弼话锋一转,说道:“但宁远伯‘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策略,不待敌人靠近便主动出击,却颇为万岁赞赏……”</p>

宁远伯李成梁的战略战术确实很有值得称道和学习的地方,面对敌人的大举进攻,他并不是一味固守,却是率领精骑直接攻击敌方巢穴。</p>

从而抓住敌人防备弱点,达到攻一点而解全局的目的。这个战术策略又被称为“捣巢”,在战争中屡建奇功。</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