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宦官也是官(2 / 2)

你再丧良心,砍头还有什么话说,还敢说皇帝不仁义?</p>

皇帝并不稀罕什么“仁义”之名,却不能容忍背恩负义之人。</p>

“宦官也是官,不管别人怎么看,朕自有定论。”皇帝盯着魏公公,半是告诫半是慰勉地说道:“当然,这也要看宦官的能力和忠心。”</p>

魏公公立刻跪倒在地,叩首道:“奴婢不知道有没有能力,但对皇爷的忠心日月可鉴……”</p>

皇帝抬了抬手,温言道:“魏伴起来吧,你的忠心朕岂不知?”</p>

停顿了一下,皇帝继续说道:“待朕有了子嗣,你办的差使也得力,便加个太子少保吧!”</p>

魏公公心中狂喜,感激涕零地叩下头去,口中谢恩不已。</p>

尽管所谓的太子少保、太保只是虚衔,也不一定是非有了太子才能赏赐。但皇帝话中的意思也很明显,干得好就继续干,东厂提督是个长远的活儿。</p>

待老魏起身恭立,皇帝才又交代差使,或者说是强调工作重心。</p>

“北方的灾害最大,也将是东厂加强监视的地区。特别是宗藩,既是朱氏子孙,当此大灾,更要自律自觉……”</p>

尽管皇帝已经较为明显地表现出了要处置宗藩的倾向,但由于祖制,地方官员对于朱姓皇戚还是缺少足够的权力压制。</p>

所以,皇帝更要借重东厂的耳目作用,对不法宗藩进行打压惩治。</p>

不用别人出手,皇帝相信自己行,搞什么虚的也没什么意义,反正他也不怕坏名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