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从根源改变大明军制(第三更!求推荐票求追读!)(2 / 2)

这不是天子心血来潮的一次封赏,而是成体系的规定,制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不论是普鲁士军官团制度还是秦汉军功爵制度还是陇右军爵制度,都给了将士们足够的上升阶梯,给了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给了他们充足的尊重。

而这些是明末、南明欠缺的。

朱由榔一时气血上涌,挥毫写了数百字。

那么怎么遴选军官呢?

靠军功累积当然是一个途径,但最重要的却是办军校!

普鲁士军官团中足足有三分之一是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的!

这间接保证了军官制度的完整性,可持续性。

系统化的培训也有助于理念的贯彻。

所以,朱由榔要向效仿普鲁士军官团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新式军官,就必须办军校!

从战斗中遴选那些表现勇猛、优异的将士,给他们时间、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训练出一批值得信赖托付的核心军官他不香吗!

自然,军校校长必须由天子兼任!

这样所有从军校毕业的军官都是天子的门生,直接对天子负责!

这是眼下大明最为可行的一项制度。朱由榔觉得可以立即推广开来。

至于军校的名字嘛他也想好了,就叫皇明军校!

再来看看普鲁士士兵的挑选方式。

腓特烈大帝根据所属地区人们的勇武程度,进行了一项排名。

由高到低依次为:波美拉尼亚与兰登堡、马格德堡与哈伯斯塔特、下西里西亚、上西里西亚、东普鲁士、普属威斯特伐利亚、柏林。

可以发现排名在首位的是位于波罗的海平原的波美拉尼亚。

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们可靠勇敢,有着成为世界上最好士兵的潜质。

而柏林地区的兵源最差。

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越是发达地区,兵员素质越低。反而是那些较为穷困的地方容易出能打胜仗的精兵。

这当然不是巧合。

远的不看便看近的。

嘉靖末年,卫所制败坏,卫所兵不堪大用。面对倭寇肆无忌惮的入侵,戚继光奉命编练新军。

那么如何选取兵源便是个难题。

最终,经过一路考察戚继光从义乌等地挑选士兵。

当时的义乌位于浙西,号称七山一水二分田。比之浙东沿海的繁华,浙西可谓是极为荒凉。

说是穷山恶水也不为过。

老话讲的好,穷山恶水出刁民。

肚子都吃不饱了,还谈什么礼义廉耻。

百姓们活不下去了,自然性格彪悍了起来,有的甚至做起了无本买卖落草为寇。

当然,大多数人选择了做矿工。

义乌矿工闻名天下,戚继光闻名赶至,发现这些矿工个个性格彪悍悍不畏死,最终招募了当地大量的矿工,组成了第一班戚家军。

事实证明这支戚家军的战斗力极强,说是天下无敌也不为过!

...

...

ps:第三更送到!老坤这章写的热血沸腾,满满的干货!要改就从骨子里改!看在一天三更的份上,大家用推荐票砸死老坤吧!撒泼打滚求推荐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