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掠许可(2 / 2)

唐土万里 特别白 0 字 2020-10-08

“沈郎有所不知,开元年间,圣人曾数次大赦开恩,准许内附大唐的突厥部族入籍大唐。”

封常清当下为沈光解释起来,安西四镇以关内汉兵为主不假,但是过去初设四镇时,兵员则是以降服的突厥兵为主,甚至那时候安西军中更是以突厥骑兵为主力,直到开元年间四镇稳固,汉兵比例大幅提升,安西军也从轻骑为主的部队转变为步骑混编的精锐军队。

只不过饶是如此,四镇汉兵里,过去征募的突厥兵和高丽城傍兵也不少,只不过这些人已经不能再说他们是外族兵,因为他们都是已经是大唐户籍,像是突厥兵从外貌上还能分辨些许,可那些当年被迁入大唐的高句丽的高丽城傍兵那是完全汉化了。

“大都护这般出身的,或许还会叫人记着这高句丽遗族出身当做所谓的攻讦把柄,可是那些高丽城傍兵却早就融入大唐了。”

封常清感叹起来,两万四千汉兵里,突厥、高丽这等所谓归化的汉兵其实也有好几千,但这些人解甲归田后的待遇往往不及关内汉兵,所以沈光这回征募的退伍老兵里,他估摸着这些归化的老兵不下一半,从比例上来说已经很夸张了。

“这些老兵也不曾有负大唐,沈郎能给他们这份生计是大善之举。”

听着封常清的话,沈光亦是不知该说什么好,大唐盛世,光论富庶,什么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要靠边站,可偏偏大唐的税收以实物征收为主,而且税率不高,称得上是藏富于民的典范,只是随着土地兼并越发严重,民间亦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而圣人早年励精图治,可眼下却难免有些昏聩,在长安城里赏赐宠臣动辄数十万贯,可是到边镇军费时,又往往捉襟见肘,再加上朝中不少文臣向来不喜圣人开边重武功,再加上安西这边远离长安,在军费之事上更是艰难,所以朝廷才给了安西大都护府极大的自治权柄。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安西军中的那些退伍老卒,安西都护府也难以妥善安置。

沈光清楚这些,这也是他愿意养着那些老兵,因为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开元盛世,天宝风流中时,只有他才清楚还有八年多时间,煌煌大唐就要迎来安史之乱,而这场动乱并不是可以轻易消弭的,他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为安西尽可能地保存积蓄实力。

“封兄言重了,我不过是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火烧城那儿,今后还需封兄多多照顾。”

沈光朝封常清说道,征募老兵这种事情,也就是在安西他能做得,不过这也多亏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维护帮忙,不然他也休想这般顺利。

“你我之间何必说这等话,这将养老兵的事情,都护他们做不得,其他人又力有不逮,沈郎你能站出来做这件事情,也是帮了大忙的。”

封常清的目光落在那份名册上,脸上有些唏嘘,丝绸之路上马贼强盗多如牛毛,其中大都是那些不事生产只知道抢掠的蛮子,可是也有不少是被逼着去当了贼人的安西军老卒,等沈郎的镖行开张,这儿的消息传出去后,想必也能叫那些落草为寇的老卒多条出路。

“封兄,有件事我还需得和你商量番,也不知道是不是可行。”

沈光想到收服的黄虎和王镇恶这两伙游侠,他就想和封常清交个底,看看能不能效仿后世的英国佬,在安西境内搞个秘而不宣版的合法劫掠许可,想在丝绸之路上打劫,也得看唐军耶耶答不答应。

没道理让那些葛逻禄还有回纥蛮子没事来安西劫掠,以壮大他们的实力,安西四镇的兵力确实有限不假,可这些蛮子也没胆子和大唐开战,只要能得到官方的支持,沈光相信安西境内那些游侠团伙加上他手底下的镖行,至少能在四镇境内将那些蛮子赶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