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阿婆说》(2 / 2)

亲了彩虹惊了云朵

我已成归客

囡囡呀你会长大会走很远会觉得累了

只要记得河婆话‘阿婆’怎么说……”

……

“这首歌……”

徐畅恩看着许仙,眼神复杂,内心更是传来一阵悸动。

她想起自己的梦想。

很久很久以前,她梦想着变成一片白云,因为这样就能够看遍这片大地,后来,她希望变成微风,掠过每一个角落,再后来,她觉得变成山溪,也未尝不可,至少还能聆听这高山的轮廓。

可现在,她却有了一个新的梦想。

她想变成一只猫,温顺的躲在许仙的臂弯里——

听他说起小时候……

“生活里总是充斥着太多的遗憾,太多没看够的人,以及太多太多,没听够的唠叨。”

包德海点燃一支香烟,在人群中,静静的听着许仙的歌声,心中涌起止不住的欣赏:“这许仙的唱功,其实挺一般的,一听就知道,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相信经过《初代》的培训后,会有所改变,但其实,我个人觉得,可能恰恰正是没有经过训练,这才让他歌声有着一股质朴感,而当这种质朴有了情感,那就很吸引人了。”

包德海吞吐着烟雾:“这是一种经历了太多事,慢慢沉淀下来的歌声,犹如一壶老酒,有着迷人的醇香,怎么也喝不腻,难以置信他只有十九岁。”

“包子,我真服了!”

包德海身边,一个穿着白衬衫的中年男子,正和其他人一样,举着手机,激动的拍摄着。

他是著名媒体《网狐周刊》的主编,叫闫家亮,和包德海是大学同学。

平日里两人也经常联系,刚刚临时被包德海叫到身边,原本还觉得老同学有些大题小做,但此时刚刚来到现场,听到许仙唱出第一段《阿婆说》的时候,他就已经忍不住拿出手机,亲自拍摄。

“在我看来,这个许仙,颜值不是最大卖点,他的最大卖点,是他的歌声。”

“是他原创吗?”

“不是?他的一个道姑朋友?我了个去,这年头还有人当道姑?”

“这个道姑朋友写歌真的不错,《消愁》,《阿婆说》都算是经典,看那面板上,竟然还有六首歌曲,嘶,这许仙,有这位词曲作家相助,火起来的可能太大了!”

闫家亮了解到许仙的一些信息后,越发觉得许仙不简单。

他已经决定今晚去加班加点为许仙写专栏了,因为再过几天,《初代》就要开播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初代》拥有着国内顶尖的造星资源,可以说是未播先火的典型,如今舆论方面早已经大为期待,第一期节目开播后,火爆整个国内,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都不是不可能的。

如今,眼看这位叫许仙的选手,是如此优秀,闫家亮内心仿佛燃烧起熊熊烈火。

现在深挖许仙身上的故事,以后,那就是巨大的卖点!

这是职业嗅觉!

“囡囡呀你会困惑

慢些脚步别忘了

慢慢地你会明白丢了的是什么

人生路本就是场获得与失的选择

迷路时想想当年阿婆怎么说……”

广场一隅,许仙一边轻唱,一边拨弦,此时的他,眼帘下垂,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只有许仙自己知道,在唱出这首歌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却是不由自主的浮现了一副陌生又熟悉的画面。

三天前。

他跪在床边,一遍又一遍的教外婆写字。

“阿婆,你看,这五个字,叫‘我想念你了’,这四个字的,叫‘我生病了’……”

少年看着外婆茫然无措的模样,有些着急:“阿婆,我要去外面打拼了,我要去山海,我要去当明星了,你想我的话,就写信给我,我看到信就会第一时间回来的。”

“娃儿,我……我不识字呀!”

外婆面带愁容:“你别走了行不行,你走了阿婆会想你的。”

“阿婆……”

少年急的边哭边说:“你先试试写不写的出来,实在不行,你要是生病了,就寄一张白纸给我,我知道是你,就会马上来看你的。”

那一天,少年不顾家人劝阻,背上行囊离开家,独自坐上了前往山海市的火车。

“回头看看

雨水过后

云彩很多

来吧,阿婆帮你偷偷摘一朵

等你老了

阿婆走了

你要记得

把这乡音教会娃儿怎么说

把这乡音教给你的囡囡哟”

许仙唱着唱着,脑海中的画面就突然崩塌。

等他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早已眼眶湿润,几近落泪。

他仰起头,努力不让眼泪流出来。

“回头看看

雨水过后

少了冷漠

来吧,阿婆等你,还在那村落……”

当吉他弦音消失的那一刹那,整个商业广场先是沉寂几秒,随后,便是爆发出了巨大的掌声。

镁光灯不断闪烁。

不知道什么时候,现场已经聚集了成片的记者。

人们用力的鼓着掌,眼睛亮堂堂的盯着许仙。

此间没有太多言语,所有人都在鼓掌,在这一刻,掌声就是最好的赞歌。

与此同时,背着蛇皮袋的老婆婆用手背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抱着懵懂的小孙女悄然离开了人群。

“阿婆,这位大哥哥唱的歌好好听啊!阿婆你怎么哭了?阿婆你不哭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