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蛤!对阵楚王???(1 / 2)

 新军在郤犨和郤至率领下,来来回回地攻击了楚共王熊审的部队五次。</p>

他们每一次都是堪堪进攻到楚共王熊审的战车二十步左右,一次次不是郤犨行礼退下,便是郤至行礼转身。</p>

其实,他们对楚共王熊审行礼三次之后,楚共王熊审就该心里有点逼数,命令战车向后撤了。</p>

毕竟,目前是个霸主只能让霸主来俘虏的时代。</p>

会需要特别提到“霸主”,主要是晋国的“卿”能位比大多数诸侯国的君主。</p>

晋国和楚国都是当世的霸主级别国家,两国的首脑自然会与其余诸侯国存在级别上的差距。</p>

楚共王熊审知道,但他就是不想退!</p>

这样一来,除非是晋君姬寿曼上前,要不郤犨和郤至就彻底无奈了。</p>

新军明明打赢,面对楚共王熊审牢牢钉在原地,赢了却是只能郁闷地掉头转身。</p>

楚共王熊审在看自己的部队。</p>

他有些没搞明白是自己的部队太废,还是郤氏的部队太能打。</p>

这特么被来来回回凿穿了五次啊!</p>

要不是他死皮赖脸地钉在原地,楚军的中军是不是要直接被郤氏一波带走?</p>

心里出现阴影的楚共王熊审不得不进行思考,他觉得很能打的公族部队都这样,左右两翼岂不是要更糟糕?</p>

左右两翼的战况比楚共王熊审猜测的要更糟糕!</p>

啥情况啊???</p>

二十一年前(公元前597年)的时候,楚军还能在“邲之战”狠狠地欺负晋军,甚至干出了饮马大河的伟业。</p>

一代人过去,楚军不行啦!?</p>

楚共王熊审陷入自我怀疑的状态,连带怀疑楚国的这一代人不行。</p>

他却是不甘心,顺带不服输。</p>

不是人不行。</p>

一定是开打的方式不对。</p>

那啥?</p>

二十一年前,楚军是怎么跟晋军的展开方式来着???</p>

战局从打开就没有出现过变化。</p>

栾书和士燮带着自己的部队,发生接触战之后,切进去的进度比切油脂慢不了多少。</p>

面对晋军的凶悍攻势,楚军的人多势众并没有发挥出优势。</p>

现在每个国家的情况都差不多。</p>

士兵效忠的并不是国家,是他们的家主。</p>

这样的话,士兵上了战场能有多少战斗欲望,取决的是家主平时的作风。</p>

晋国这边远比楚国好得多。</p>

如果说晋国想要上进是“困难难度”的话,楚国的上进渠道则是“地狱难度”。</p>

等于说,楚国的上进渠道差不多要被完全堵死了。</p>

另外,晋国的贵族要是“收成”好,愿意跟麾下的武士分享战果。</p>

也就是进行额外的赏赐。</p>

楚国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了。</p>

送死肯定是士兵去,好处则一点没有。</p>

楚国的这种情况并不是春秋时期的现象,一直到亡国都没有什么改变。</p>

所以到战国时代,楚国与秦国进行争锋,某次楚国大败亏输又被秦国继续挑衅,一位楚将就很通透地告诉当代楚王:没救了,等死吧,告辞!</p>

楚将跟楚王讲完,真的带上一家子归隐去了(liǎo)。</p>

现在楚国的国情就已经逐渐在显露弊端。</p>

好些有抱负又有能力的楚人,他们无法在楚国寻找到自己的舞台,无奈之下只能另谋它处。</p>

一般是会到晋国,找个贵族投效于门下。</p>

晋国发明了一个成语叫“楚才晋用”,专门用来形容当下的潮流。</p>

其实,晋人坏滴很。</p>

跑到晋国找机会的绝对不止楚人。</p>

晋国一度是唯一的霸主,后来楚国迎头赶上? 成为两大霸主之一。</p>

不是没人跑去楚国想要找到出人头地的机会? 关键是想在楚国太难太难了。</p>

晋国虽然也难? 关键是不少成功的例子啊!</p>

看到有人成功,觉得自己有才能的人,肯定是要前仆后继涌去晋国找机会。</p>

“主,新军退矣!”程蒲就是从楚国跑来晋国投奔栾氏的人之一。</p>

他发现新军退却,第一时间告诉了栾书,脸上表情有些着急。</p>

栾书当然没有亲自冲杀,他的责任是指挥军队,不是用手里的剑去追求杀多少敌兵。</p>

中间战场,郤氏的两杆旌旗都在往后移动。</p>

“郤犨、郤至误我!”栾书一口老血差点喷出去。</p>

这特么!</p>

两翼好不容易好击溃对应的楚军? 结果责任重大的中间部队拉稀了。</p>

这一刻,栾书对郤氏的一叔一侄忿恨到骨子里!</p>

另一侧,士燮自己发现了中间战场的不对劲,他的剑砍向了车壁? 愤怒声道:“郤氏误国!”</p>

别说是知道郤犨和郤至碰上了不要脸的楚共王熊审? 无奈之下才撤军。</p>

就算是他们知道郤犨和郤至的无奈,一样会满肚子火。</p>

楚共王熊审不要脸?</p>

那就将这个不要脸的家伙撇在原地? 去击杀另外的楚军啊!</p>

到时候谁尴尬,谁知道。</p>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p>

战场除了楚共王熊审的战车,剩下的全是晋军。</p>

独自待在战场又陷入重重包围的楚共王熊审,一定是满脸的懵逼表情。</p>

可惜的是压根没想到那茬。</p>

又或者,他们不愿意背负逼迫楚共王熊审的名声?</p>

总之,郤犨和郤至带着新军退下了。</p>

养由基带着本部将楚共王熊审给保护回到本阵。</p>

“今日休兵!”楚共王熊审感觉到极度的窝火。</p>

一阵鸣金声现在楚军的中军敲响,随后各处鸣金回应。</p>

这个时候,楚国贵族的聪明劲到了发挥的时刻。</p>

他们将蛮兵一堆又一堆地赶到前线,自己则是带着本家私兵往后撤。</p>

正在进攻的晋军士兵很快就察觉到自己碰上的楚兵变得不一样。</p>

之前还是有个人样的楚兵。</p>

后来渐渐被披头散发又身上没几块布的敌兵取代。</p>

一声又一声的鸣金声覆盖了各种吵杂声。</p>

身在战场的士兵,他们其实很难辨认声音到底从哪里传过来,会下意识频频地看向自己的长官。</p>

站在巢车之上的晋君姬寿曼看到楚军全线后撤,脸上却没有露出开心或兴奋的表情。</p>

“君上?”胥童有些阴鸷地说:“新军延误战机……”</p>

“噤声!”晋君姬寿曼眯起了眼睛,说道:“奉礼、知礼,何错之有。”</p>

尼玛!</p>

尊重君权(王权)要是错误的话,俺们这些老大岂不是会很危险?</p>

所以,郤犨和郤至是浪费了大好机会,却不算犯什么大错误。</p>

于君主来讲,郤犨和郤至的行为甚至要得到认可。</p>

上眼药失败的胥童一点都没感到气馁。</p>

这种事情,持之以恒才是王道。</p>

另外,他很清楚国君非常反感郤氏,有这点就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