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误国之贼!(6K,求订阅)(1 / 2)

 完成致师的吕武内心有激动,更多的是庆幸。</p>

射艺天下第一的养由基没有半点吹嘘的地方,完全是指哪射哪,准到了夸张的程度。</p>

吕武很清楚一点,要不是甲胄的防御力够强悍,自己已经成为一具尸体了。</p>

射手不会穿重甲,是为了能让自己更加灵活,也就是注定了射手不具备多好的防护力。</p>

不过,哪怕养由基有穿重甲,一旦被吕武近身,城门都扛不住吕武的攻击,一套防御力还行的甲胄就可以了吗?</p>

会不会有人骂吕武欺负人,不跟神箭手比拼射艺,搞近战?</p>

那么骂的人一定是脑子有问题!</p>

养由基也没跟人比拼过近战搏杀,是不是?</p>

今天以后,要是谁问吕武,是不是故意射牛。</p>

他绝对会义正言辞地回答,是个意外。</p>

至于信不信,不是胜利者该管的事情。</p>

晋国不会有人去那么问。</p>

有人提问,必定会被晋人教导怎么好好地当个人。</p>

这是立场问题,不是其它什么关系。</p>

吕武将养由基的遗体放到战车的车斗,对青和凌说道:“我们继续作战吧!”</p>

大兵团的交锋早就展开。</p>

左右两翼搅在一起,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态势上的变化。</p>

中间战场这边,楚军看到养由基阵亡,心悸、恐惧和哀伤的复杂心情下,爆发出了短暂的高强战斗力。</p>

如果晋军碰上了这样的楚军而被打退,楚军绝对会越战越勇。</p>

要是晋军扛住了爆发中的楚军,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就会使得楚军的恐惧多过于哀伤,导致楚军出现怯战心理。</p>

楚共王熊审已经从子重这里得知养由基致师的对象换成了吕武,更知道了潘党的家臣不管不顾发起进攻。</p>

他暂时还不知道养由基阵亡的消息,对潘党家臣的举动感到有些心态复杂。</p>

听子重所讲,养由基的状况似乎并不怎么好?</p>

那么在楚共王熊审看来,潘党家臣的不“义”行为,是对楚国有利的。</p>

事后,潘党的家臣肯定活不了。</p>

牺牲自己照亮他人的行为,站在楚国的立场,其实是应该得到楚人的赞赏。</p>

子重正在告子反的状。</p>

楚共王熊审听了差点晕过去。</p>

这特么!</p>

寡人中箭重伤,将大军交给子反指挥。</p>

子反就是这么回报寡人的?</p>

晋人没有自己标榜的那么高尚,该无耻的时候比谁都无耻啊!</p>

中军露出这么明显的破绽,其余的晋国高层或许会讲点规矩,栾书说什么都不可能放过的!</p>

是的。</p>

楚共王熊审因为是个首脑,更加知道栾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p>

阵阵的战鼓之声从远方传来,随后就是晋军战前祈祷的声音。</p>

没错,就是祈祷。</p>

突然间的遭遇战就算了。</p>

列阵而战时,晋军肯定会先“战祷”再发起攻势。</p>

楚共王熊审听到晋军的祈祷,瞪大眼睛看着子重,想说什么全给堵在嗓子眼里。</p>

子重有些懵了。</p>

老夫刚离开阵前,晋军发动了攻势!</p>

这是致师出现结果了吗?</p>

从晋军进行祷告来猜测,是吕武获得了致师的胜利啊!</p>

他这么猜很有规律。</p>

之前,楚共王熊审让养由基报仇,要杀的是魏琦。</p>

如果是养由基获得致师的胜利? 接下来就还有跟魏琦的致师。</p>

按照晋人要脸的特点,怎么都该等养由基跟魏琦的致师出现结果? 才会发起进攻。</p>

这是子重被晋国给绕了进去。</p>

毕竟,晋国在跟楚国交战时? 每一次都很讲“礼”。</p>

楚共王熊审的想法跟子重一样? 猜测养由基是不是输了,否则晋军不会发动攻势。</p>

“寡人的天下第一啊!”楚共王熊审虚弱地喊了一声,脑袋一歪给昏厥了过去。</p>

瞬间,军帐内就是一阵鸡飞狗跳。</p>

宿醉刚醒不久的子反本来还慢斯条理,听到远方传来的喊杀声? 脸色一阵青白,顾不上穿戴甲胄? 也没来得及拿剑? 空手就跑出帐外。</p>

他不但听到了前方的喊杀之声? 还看见尘土漫天,控制不住浑身开始哆嗦。</p>

这特么完犊子了啊!</p>

老夫担忧王上的伤势才睡不着? 想要依靠酒精的麻醉入睡? 错了吗?</p>

酒精助眠的效果很好,甚至好得有些过份,给导致睡过了头。</p>

这是老夫的错。</p>

但出发点是因为担忧王上啊!</p>

这么解释? 会不会有人信? 能不能得到原谅?</p>

前线没人指挥的楚军失去了哀伤所带来的心理力量? 晋军攻势凶猛,又有那个新鲜出炉的天下第一冲杀上来,没坚持多久就崩盘了。</p>

吕武也没有多么残暴。</p>

他就是带着自家的骑马步兵,谁挡在前面都是摧枯拉朽地击溃,杀死的楚兵数量并不多。</p>

事实上,老吕家的这支骑马步兵数量太少,吕武又没有命令他们冲上去跟楚人进行短兵相接。</p>

能够造成摧枯拉朽的威力,靠的是吕武刷脸……,不,是那刷那一身金属,使楚兵知道吕武来了,不敢进行阻挡,吓得转身就跑。</p>

来自老吕家的这支骑马步兵能在马背上射箭,战阵上的楚兵太多,不用刻意强调什么准头,一直射就是了。</p>

用弩还能击杀或射伤身穿一层甲的楚兵。</p>

使用弓箭则是对身穿具装的楚兵威胁不大。</p>

毕竟,穿上甲胄是为了防砍和刺,对箭矢也有防御力。</p>

只要是有穿上靠谱的甲胄,除非是被射中没有防护的脖颈或脸门,不然很难被一箭射死。</p>

这样一来,经常能够看到某些人身上插着不少箭,却是还能继续作战,直至流的血太多,陷入虚弱无法再战,或是失血休克过去。</p>

说起来,甲胄本身的意义就是提供防护,遭到有效的攻击也只是受伤,并不会一下子毙命。</p>

要是穿甲和没穿甲都能被一箭射死,或是一剑和一刀弄死,穿上甲胄又有什么意义呢?</p>

有没有身穿甲胄是两种士兵。</p>

没有穿甲的士兵,是远程攻击部队的最爱。</p>

弓箭手射有穿甲的士兵,更多只是一种干扰作用,也是从心理上击垮作战意志。</p>

中间战场的楚军败了!</p>

这一次战败跟上一次不一样。</p>

上次楚军也败,却还能有序地撤出战场。</p>

这一次战败的楚军没有指挥官进行协调,楚国贵族的聪明劲再次上来,争先恐后地逃跑。</p>

没有楚军被严令停在原地阻击晋军,谁都用背后对着晋军,生命正在被快速地收割。</p>

已经下了巢车的栾书找到国君,没有多么的兴奋,有着一名重臣的老成持重,说道:“君上,楚军中军已败,不见‘王卒’出营。”</p>

国君一听大喜,问道:“两翼如何?”</p>

栾书过来前,楚军的两翼也显露出支撑不住的趋势,说道:“击垮楚军两翼只在旦夕之间。”</p>

楚国的士兵分两种。</p>

一种是属于贵族的私军,他们在贵族的征召下,跟着踏上战场。</p>

另一种则是属于公族的士兵,而公族跟楚王是一家子,也就被称为“王卒”。</p>

国君问道:“楚‘王卒’不出,可算获胜?”</p>

栾书却改了个话题,说道:“阴武阵斩养由基,已是天下第一。”</p>

这一句话让国君从座位上蹦起来,手舞足蹈地欢呼道:“寡人新得天下第二,不曾想寡人的天下第二已成天下第一。”</p>

他们多少听说过吕武的射艺惨不忍睹。</p>

只是,射箭不咋地,又怎么啦!</p>

天下第一的名头才是关键。</p>

栾书讲那些不是为了其它,非常认真地说:“天下第一阵亡,楚国如是退却,或不死不休。”</p>

傻孩子啊!</p>

你在高兴自己的臣工取得成就。</p>

老夫则是在忧虑楚共王熊审会不会不管不顾跟咱们拼了。</p>

其实国君并不傻,他只是会将聪明劲用在错误的地方。</p>

国君眨巴着双眼,问道:“楚君舍命,如何?”</p>

栾书答道:“两败俱伤也。”</p>

“寡人不信!”国君按照自己的了解,说道:“楚兵多浪漫,我军一‘徒’可敌其五。”</p>

栾书沉默了一小会,说道:“君上,世间非独晋、楚。有秦、有齐、有诸国。晋国屡屡伐楚国,所为者,霸业也。”</p>

打赢了楚国,稳固了霸主国的地位,好向各个诸侯国收取保护费。</p>

一旦付出的代价过于惨重,晋国赢了也是输,很可能霸业不稳,会有其它的国家超越晋国。</p>

国君问道:“元帅欲意如何?”</p>

栾书原本也没奢望国君能接纳意见,见国君听进去并且进行讨教,一时间有些怔怔出神。</p>

“元帅?”国君就纳闷了,寡人在问话呐,发什么呆啊!</p>

从怔怔出神状态恢复正常的栾书心里比较复杂,一张脸则是露出欣喜的表情,说道:“欺楚之新败,多杀多俘楚兵,使其衰弱;逼迫郑国割城、赔款,争取陈国、蔡国。”</p>

国君喜欢赔款,只是纳闷郑国就算同意割出城池和土地,要赏赐给谁?</p>

“臣听闻许君弃土归附了楚国,土地与城池尽归楚国所有。”栾书先讲了一句,停下来等国君消化,才继续往下说道:“以郑国城池和土地争取陈国和蔡国。”</p>

正沉浸在即将击败楚国喜悦中的国君,满心的欢喜与激动,听到能够将陈国和蔡国争取过来,想到的是自己的功业应该会变得更加伟大。</p>

“元帅与众卿商议便是。”国君想到了什么,呼喊着赶紧来帮自己换上甲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