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越来越强势的国君(1 / 2)

 纪年来到周新王登基后的第七个年头,以公元计算是公元前565年。</p>

今年是姬周回国继位的第九年,也是吕武成为“卿”之后的第八年。</p>

在去年,晋国南下获得了一些成绩,更是制定了观看南方发展后继再做应变的国策。</p>

也是在去年,原先作为“卿”之一的韩厥病逝,给予陷入衰弱状态的韩氏予沉重的一击。</p>

有闲暇的时候,吕武有过相关的思考,推溯原本历史上韩厥的人生轨迹。</p>

以吕武对韩厥的了解,哪怕韩厥成功的成为元戎,军事武功和内政文治方面,超大概率也是一事无成的局面。</p>

并且会因为韩厥的无所作为使得晋国内部政局出现极大的变化,不是指其它的什么,是必然会让国君掌握更多的权力。</p>

当然了,韩厥要是成为晋国的元戎,韩氏得到壮大会是一定的事情。</p>

晋国历任的元戎都那么干,韩厥该是多傻才不借机给韩氏“增肥”呢?</p>

智瑩挡了韩厥的路成为元戎,在位却只是短短的五六年。</p>

别看只是担任元戎五六年的时间,以智瑩“扒拉小能手”的本事,直接让智氏肥了一大圈。</p>

没人对智瑩增强自家有太过份的指责。</p>

不是智瑩肥了自家的事情属于正确,纯粹是他担负起了元戎的本份工作,也就是成功地压制了国君,其余卿位家族不吭声,中小贵族有意见也得不到伸张。</p>

掌握话语权就能为所欲为了吗?有那么一种玩意叫“潜规则”,某人不是玩得太过份为前提,多数人只能忍气吞声。现实的残酷就在于这点。</p>

处在特权阶层的吕武是既得利益者之一,一些事情同样没少干,没资格去评判谁谁谁不是人。</p>

在今天,魏琦先过来拜访,随后像是约好了那般,程郑和赵武也先后过来。</p>

吕武一看这个架势,哪能猜不到三个人事先已经有所商谈或交易?</p>

近期要说发生什么大事,出征还没有传回消息的士匄那边不算,国君多次提及增设卿位,态度方面越来越显得强硬。</p>

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作为元戎的中行偃越软,国君就会越强硬。</p>

中行偃硬不起来的原因很现实,本身有污点存在,近期还跟范氏闹得很愉快,再加上得不到其余卿位家族的支持,哪来的底气去跟国君刚正面?</p>

果然,聊着聊着,一直看不到魏琦点开话题,使得程郑按耐不住亲自上阵。</p>

“君上恢复八卿,其意甚决。我等如何处之?”程郑用的是询问句。</p>

程氏是荀氏的小宗之一,没有成为卿位家族之前摆了中行偃一道,程郑在此后也一直没怎么搭理中行偃。</p>

荀氏内部有什么矛盾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国君和诸“卿”看到中行偃和程郑的相处方式,非常明白是谁在后面操控。</p>

程郑能够获得卿位不是程氏强大,他跟解朔的遭遇一样,临时被推出来占坑而已。</p>

当然,程氏跟解氏又有不同。</p>

哪天程郑丢掉卿位,安全方面肯定有保障。</p>

中行偃再怎么恨透了程郑,最多也就是单独针对程郑一人,不会对程氏无差别进行打击,说不定智氏给程郑撑腰,中行偃想单独清算程郑都做不到。</p>

解氏有底蕴,那些底蕴跟荀氏一家子相比起来则有点什么都不是。</p>

如果解朔没有抱对大腿,失去卿位的解氏就要面临清算,作为一个家族能不能存在下去都是疑问。</p>

吕武在想:“智盈几岁了来着?”</p>

好像是三四岁,还是四五岁?</p>

国君要增设卿位?</p>

智瑩除非是复出当元戎,否则是不可能复出的。</p>

国君以前被智瑩压制得那么狠,没清算老智家只是因为权力不够,怎么可能让智瑩再次成为元戎。</p>

那么,增加卿位跟智氏有什么关系?</p>

难道智瑩还能让智起……,也就是智氏旁支,扶上卿位???</p>

若智瑩还是元戎,有可能将智起扶上卿位。</p>

现在智氏连卿位家族都不是,扶持的程郑没有功业打底不存在太大的话语权,想将智起扶起来该付出多大的代价?</p>

就那么说吧!</p>

除非智瑩愿意将多数封地送给在任的“卿”,还不能少了国君的那一份,否则智起根本不可能成为“卿”之一。</p>

而智瑩该是脑子坏到什么程度,为了将智起扶上卿位付出那样的代价。</p>

即便智瑩的脑子真的坏了,一个没有多少封地的“卿”又能有多少实力,能够为“卿”多少年?极可能第一次需要纳赋就显出原形,再被打落尘埃。</p>

老智家现在一切求稳,不想展现什么存在感,引来范氏、阴氏、魏氏的窥探。</p>

在某种程度上,智瑩甚至操控智氏在靠拢向荀氏,为的是自己有什么不测,中行偃能看顾智盈。</p>

智瑩的聪明还在于一再加强跟阴氏的合作,宁愿吃小亏也不愿意被盯上。</p>

这种现状之下,智瑩疯了才入局。</p>

既然增设卿位跟老智家没什么关系,程郑这么按耐不住是为了哪般?</p>

在这一件事情上最不应该感到着急的是阴氏、魏氏和程氏,卿位增加多少个,他们家族中没有能够为“卿”的人选,稳坐钓鱼岛是最稳妥的做法,想搞事慢慢看着哪个家族合适扶持就是了。</p>

本来阴氏和魏氏的选择是继续扶持解氏,得到的回馈是解朔对再次成为卿位家族没想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