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幕间 地下樱石网络(2 / 2)

通常物质所带的正电和负电是相等数量的,但由于地球核心物质受到的压力较大,温度也较高,约6000°,内部有大量的铁磁质元素,物质变成带电量不等的离子体,即原子中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变成自由电子,加上由于地核中物质受着巨大的压力作用,自由电子趋于朝压力较低的地幔,使地核处于带正电状态,地幔附近处于带负电状态,情况就象是一个巨大的“原子”。

由于地核的体积极大,温度和压力又相对较高,使地层的导电率极高,使得电流就如同存在于没有电阻的线圈中,可以永不消失地在其中流动,这使地球形成了一个磁场强度较稳定的南北磁极。另外,电子的分布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会因许多的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变化,再加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地核的自转与地壳和地幔并不同步,这会产生一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地球磁场的南北磁极因而发生一种低速运动,造成地球的南北磁极翻转。

事实上,基本可以将地球视作一台巨大的磁流体发电机――当然,地球磁场的起因是复合式的,还同时包括了其他因素。

地球磁场,在地球范围内无处不在――或者换种说法,正是地球磁场,圈定出了地球的范围。

什么是高温超导体?

高温超导体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几百几千的高温,只是相对原来超导所需的超低温高许多的温度,但依然有零下几百多摄氏度。而在人类所研究的超导中温度算提高非常多,所以称之为高温超导体。

高温超导体通常是指在液氮温度(77k)以上超导的材料。

而樱石这种“高温”超导体,已经能够不科学到了能够在常温环境下实现超导效应了!

――应该称之为室温超导体才对。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巨量的高温(室温)超导体(樱石)存在于地球地下,在高温高压下以流体的形式,弥漫在地幔,随着岩浆流而流动……会产生什么后果?

李尤的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猜想,但那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论证。

如果,李尤的这个猜想是真的的话……

“利用地球磁场为媒介,联通所有人脑……”

这,是一种依靠地球磁场为媒介,而联通所有大脑的系统……

看着实验报告书,李尤松弛地坐在了背椅的深处,捏着自己的鼻梁骨。

“遗迹……”

“c世界……”

“史前文明……”<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