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 如山(2 / 2)

谋明 淡墨青衫 0 字 2020-10-13

大量的红夷大炮一炮未发,先后落入闯军和清军之手。

所以这般沉重不合用的武器,闵元启反而是不太感兴趣了。

好在明军的火炮种类甚多,闵元启考虑之下,决定火炮就用佛郎机。

而且不需要重一千多斤的大样佛郎机,就启用普遍在六百到七百斤左右的佛郎机炮。

过小的,三四百斤重的,射程太短,用处并不是太大。

六七百斤的,射程在二百步左右的中型佛郎机炮,已经足可克敌致胜了。

更要紧的是这些六七百斤左右的佛郎机,铸造相对容易,时间周期较短,成本较低,也算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了。

还是闵元启手头的资金局限,以及时间不足的麻烦。不然的话还是易于移动,重六百斤左右的小型铜炮最为合宜,在战场上易于移动,比限制在炮架之上,只能调整仰角射击的佛郎机威力还是要大出不少,在战场上的压制性也更强。

就算如此,这样的佛郎机炮也是足够用了。

炮组能尽快得到可用的火炮,尽早组建成功,也能尽快的和步兵合练,最快的发挥火炮的作用。

这些问题和制甲,造火铳,购买战马一样,其实都是相当头疼之事,但事情总是要一步一步的去做,并不能因为困难就选择放弃。

一个环节放弃了,那么可能整个环节都会崩坏,是以不管事情有多难做,甚至闵元启很多夜晚都夜不能寐,但却始终咬牙坚持着。

这样的坚持,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亲族,好友,这一方土地,不管怎样做,闵元启都是感觉值得。

成功是未必一定成功,只要坚持做下来,或许就会有奇迹发生。

半年之前的闵元启,绝想不到在短短时间之内,他身上会发生这么多的变化。

从开初庸庸碌碌的小公务员,穿越之初的谨慎小心,然后转为不甘,奋起,接着便是肩膀上负有更多更大更重的责任,到了现在,很多事情已经不再是光考虑自己,而是要为自己成就的这一番事业做更多的打算。

哪怕最终失败,闵元启也是希望能带着更多的人离开,而不是如当初设想的那般只顾自己。

别的不说,对自己始终信任和全力支持的族叔闵乾德一家,难道能够放弃?

对自己忠心不二,可视为心腹的闵元忠,闵元金,梁世发等人呢?

沈永和沈亮兄弟,也是为自己可抛却性命,比如眼前这工坊,看着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在两月之前这里还是一片灌木荒地,从无到有,从孤身一人到带着几百人的庞大工坊,沈永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每天吃住都是在工坊里,十来天不梳洗不换衣,走到哪儿都是一股馊臭味道,其子女已经多日见不到自家父亲,沈永每天睡三个时辰都不到,这样不眠不休不回家的操劳,闵元启又岂可辜负了他?

再有眼前的朱万春,其家族也是对闵元启全力支持,火药硫磺硝石的购买,若无朱家根本不可能顺利买到,战马,佛郎机,还有盐货出手都是仰赖朱家出力。

虽然朱家在盐货买卖中也获得巨利,但老实说,其后来对闵元启的帮助和配合,也是替家族找一个真正信的过的盟友靠山。

连京师都陷落了,皇上也殉国死难,底下的事会如何谁能清楚?

是几年战乱后新朝建立,还是战火绵延,天下诸国强藩林立?

由唐至宋不过五十三年,给人的感觉却象是过了几百年,是因为五代十国的战乱太多,那些天子名相名将走马灯般的出现又落幕,不管是何等雄才大略之人,在那个时代好象有魔咒一般,真正的天命之主没有出现时,哪怕是雄强如周世宗那样的英主,也不是壮志未酬便先身死了?

周世宗若不死,甚至再活十年,哪有赵大赵二兄弟什么事?

只要是饱读史书的人都会在此时有所警惕,从刘泽清和刘良佐,高杰等人的姿态来看,强藩之势已成。

此后是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藩镇,还是由新成立的大顺顺利一统,从目前来看,谁也说不清楚。

朱家在代、购硝磺等事上确实出了不小力气,甚至花了不小的代价。

还有购买战马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也是极大,也是动用了朱家在北方的所有人脉和合作伙伴,欠了不少人情。

做这些事,当然不光是看好闵元启,更多的也是为了朱家自己的安危。

若将来战乱不休,战火绵延,秩序被进一步的破坏,那么拥有庞大的财富就不是什么好事,很有可能是招致灭门之祸的原由。

对闵元启来说,朱家怎么想是无所谓,要紧的是别人是怎么个做法。

眼前的朱万春,已经是以朋友之道相处,闵元启自也不可能对不起朱万春和其族人。

这些东西,就象是山峦一般,沉甸甸的压在了闵元启的肩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