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沧海长风(2 / 2)

他突然对着张和雁长稽,“小道长,不知您可否介绍我与这位前辈认识?小生是襄州白玉府吴清县人士,家父为大周国知府,若能让我与这位前辈相识,必有重谢!”

张和雁摇了摇头,“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这位前辈本就不在这世界上,我又从何处去替你寻得?”

“哎……”书生摇了摇头,“可叹可气呀,如此才华竟被隐没于风声竹林之中,山高物远之所,不得为天下所知,真是天下士林的憾事!”

但是他还是非常有礼节的一拱手,“不过还是在此谢过了,能早于许多同僚知晓这一首诗,在小生看来足以引为一件乐事,小生顾笙,不知小道长贵姓?”

他礼节做的很足,张和雁当然不好违背礼数,连忙也站起身来拱手,“姓张,法名和雁。”

“张和雁……”书生口中念叨了两句,从袖中取出一张名帖,“张道长一看便是饱读诗书之人,若是有幸来到大周东临府,小生必扫榻相迎!”

他说完便扭身回去了,口中却还依旧念叨着之前听到的那首诗,对于地上的签文,却并没有多看两分,似乎对于他来说,这种能够传世的诗句,比起那神神道道的签文重要得多。

闫静此时已经带上了自己的面纱,在斗篷的遮掩下,面目全部都隐藏在黑暗中,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风采。

但是张和雁也不会关注这些,“关于这道签文实际上还有几句话,你想听吗?”

“听了如何?不听如何?”闫静问道,她此时已经陷入了诗句的意境中,一时间甚至都不太敢自己做决断。

张和雁笑着说道,“签已抽完,听不听都由你,照我师傅的说法,若我讲给你听,我们俩就真正结缘了,若是不讲给你听,此事便到此为止,我们的缘分,也就由此而终!”

“这便是所谓的因果吗?”闫静问道,她眼神逐渐变得轻灵而淡然,似乎终于从之前的卦象中走了出来,即便这卦似乎说的很对,但是她可不是一个轻易信命的人。

“佛门讲因果,道门讲承负,我承下了你结的缘,也就要背负你的善恶,”张和雁神色温和,“闫姑娘,你可想好?”

闫静狠狠的点了点头,她不是一个想要轻易放弃的人,面前的小道士身上明显充斥着各色迷雾,如果这个时候不抓住的话也太傻了一点。

“小道士,请说,这缘我愿意结下。”

张和雁摇了摇头,“要是师父知道我下山第一卦,就承下这么大的一个缘,怕不是我日子不会好过!”

“但是谁叫你是我第1个客人呢?相逢即是有缘,咱们道门也讲机缘!”

他看了一眼手中的签文,盒子已经收好,白玉般的签也早就已经被收了回去,他所看的却是写在自己手心的签文。

那是一行淡淡的金字,“地劫入命,身世多桀,却福祸难言,若能持之以恒,则有沧海万劫般果!”

张和雁说道,“哎!想不到今日又犯了一错,即便是只能掏出十两的人,也未必就不是贵不可言,女侠可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