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火力是四座双联装共八门十六寸五十倍舰炮,这比59号战舰要少一门,比南达科他级少了四门。如果说这种程度的火力对于战列巡洋舰来说还能凑合的话,那么他的防护水平就是彻底的不堪一击了,侧舷装甲带最厚只有七英寸,水平装甲只有三点五英寸。这样的装甲对于一艘标准排水量三万五千吨的战舰来说简直就是薄的跟纸一样。
如果说59号战舰想要拥有高达30级的速度,而9门舰炮又不能少的话,就只能在防护上做出重大牺牲,而当美国的造舰专家们提出了把侧舷装甲减弱相当多的一部分才能让59号战舰拥有达到三十节的速度时,中国海军也是犹豫了起来。
中国海军和美国海军不一样,这准备购买的两艘战列舰可不是仅仅作为战列巡洋舰来使用,而是弹药兼顾舰队决战,高速袭击,对陆炮击等多重任务的,所以就注定了中国海军不可能接受一款防护能力太差的战舰,这也是当时陈敬云否定海军提出的三万吨高速战舰的直接原因所在。而美国海军呢,要知道他们除了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外还有一个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呢,这两者是配合使用的,如此才有这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这么极端的设计。
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之所以有着如此极端的设计,这个和曰德兰海战后美国海军的战略思想转变是分不开的,曰德兰海战后美国海军认为,现代海战要想获得胜利必须满足两点要求,第一点就是灵活协同,第二点就是积极进攻。
第一条灵活协同的可以通过新式的战术条令和航海条令来实现,而第二条的积极进攻具体表现为己方控制住交战的节奏并将自己的战略意图强加给敌人。这些观念可以从‘间战时期的美国海军战术和作战计划’一文中得到充分的了解。
一个海军的战略思想是会影响到海军的具体战舰研发和制造的,中国海军由于陈敬云的一再要求,从这七八年来一直都在往高速舰队的思路上走,其主要战略思想就是面对敌军的优势兵力,一方面利用岸防炮、鱼雷快速、雷击舰队实施近海防御作战,另外一方面则是己方的高速远洋舰队出海袭击敌军的海上运输线并避免和敌军优势主力舰队进行决战打击敌军次要兵力,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二战德国的袭击战略。而正是这种战略让中国海军一直强调新造军舰航速的主要原因,当然了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陈敬云希望这些战舰高速化后在未来能够为加入到航母编队中继续发挥护航等作用,而不是一等航母成熟并横行太平洋后这些花了大价钱造出来的战舰就只能沦为岸轰舰了。
同样的,美国海军的积极进攻战略思想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新一代战舰的建造,更大火力更厚装甲的南达科他级被建造出来当作决战主力,而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这种高速薄皮大馅的舰种就是典型的进攻侦查兵力。其实在财大气粗的美国人看来,列克星敦从来都不是主力舰,而是侦查搔扰用的辅助兵力。
同时曰德兰海战让美国海军认为以后的交战距离会越来越远,曰后的舰炮之间的远距离交战将会成为炮战的主要方式,这也是南达科他级上的水平装甲厚达两百多毫米的主要原因,就连薄皮大馅的列克星敦级的水平装甲也是厚达三点五英寸。
曰德兰海战给美国海军带来了极大的战略思想的转变,同样也给中国海军的部分思路造成了影响,具体表现出来就是重视水平装甲,59号战舰设计方案的水平装甲厚达四英寸,各国对远距离交战的重视的直接表现就是加厚水平装甲,而这也是间接提高了各舰对抵御飞机轰炸的能力,南达科他级上的两百多毫米厚的水平装甲可不是为了抵御飞机轰炸而设计的,而是为了防御远距离炮战时敌军的炮弹击中水平装甲而设计的。
综合中国海军的战略需要以及美国的实际造船水平,魏源领导的舰政司等一群专家们再一次修改了59号战舰的设计。
保持9门三座三联装的十六寸五十倍舰炮,采取前二后一布局,防护上也有所变动,美国方面给中国海军的诸多将领看了部分远距离炮战的试验数据后,中国海军方面也是认同了未来海战模式会想远距离交战上发展,所以决定减弱侧舷装甲的同时略微增加水平装甲。因为侧舷装甲的最厚部分只有十二英寸,也就是305毫米,而水平装甲则是提高到了五英寸,也就是127毫米。
关闭<广告>
至于让中美两国造船专家们纠结无比的航速,一开始由于来之于陈敬云的要求,把航速定在了三十节,但是美国方面很明确的表示现今的动力系统无法满足一这要求,除非你们中国人拿出更先进的动力系统来,这让中国海军相当无奈,中国国内的动力发展这几年虽然也有进步,但是并不算太大,1915年服役在岁青号上的蒸汽轮机连续发生了数次故障后,不但造成了后续的三艘驱逐舰无法装备国产的蒸汽轮机而需要向美国进口,最后海军还不得不花费极大的改装费用把岁青号上的国产蒸汽轮机给换为了美国进口货。等上海动力公司把问题初步解决了后,才是装备上了后续两艘国产岁鼎级驱逐舰以及最后的一艘雷击巡洋舰上面。而尽管已经能够初步使用了,但是动力输出方面距离进口产品还是有一段距离,这采用国产动力机组的三艘军舰都比使用进口动力机组的同型舰少了零点五节到零点八左右的航速。
基于国产动力系统实在不堪重任,海军是断然不可能在这两艘总投资额超过亿元、未来十余年海军的绝对主力战舰上的装备国产动力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