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泰山之约(2 / 2)

太史慈“哦”了一声,便道:“原来公输菲如此年轻,我还以为是个糟老头子呢,只是我一直未曾拜会,今日一见,确实是让人大开眼界。”

公输菲“噗哧”一笑,拱手道:“太史将军的大名我也久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是非同凡响。”

廖化倒是沉默寡言,年岁越大,心里就越加的成熟了,和太史慈刚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只是在一味的微笑……

“最近公孙瓒有什么动向?”高飞即将踏入冀州的地盘,必须得对前面的道路进行一番了解。

“启禀主公,公孙瓒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没有任何动静,据派往渤海郡的斥候回报,公孙瓒似乎一直在厉兵秣马。自从主公和袁绍表示友好相处之后,整个冀州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了。”廖化作为天津的太守,便主动回答道。

“哦,对了,听说信都令刘备带兵进了河间,除此之外,冀州就没有什么兵员调动了。”太史慈补充道。

高飞冷笑了一声,道:“这个刘大耳朵还真没用,连个徐州都守不住,才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就把徐州给丢了……现在他又投靠到了袁绍的帐下,一旦我军和袁绍开战了,刘备必然也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只是他的两位兄弟跟着他没有跟我,倒是可惜了。”

“主公要是欣赏关羽和张飞的话,把他们抓来让他们投降就是了。”太史慈道。

高飞只嘿嘿笑了笑,什么都没有说,心里却在暗自寻思该怎么对付刘备这一拨人。

在天津逗留了一天,高飞和公输菲得到了极好的休息,然后在太史慈的护卫之下,只身和公输菲再次踏上了去泰山的行程。

临走时,太史慈非要跟着高飞走,高飞没让,而是让太史慈继续和廖化驻守天津……

进入冀州地界,高飞和公输菲就显得有点精敏多了,毕竟他和公孙瓒之间是敌人,万一在渤海被抓了,那就糟糕了。所以,高飞和公输菲都进行了易容。高飞化妆成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头,公输菲无需打扮,本身就没几个人认识,权当给高飞当随从了。

两个人尽量选人多的道路走,每经过一处城池,都要进去,所以并没有让人感到一丝的怀疑。估计谁都想不到,身为燕侯、幽州牧、骠骑将军的高飞会独自一人进入到敌人的地盘上。

渤海郡是整个冀州最大的郡,人口超过百万,但是由于之前青州的黄巾军驰入渤海郡大肆洗劫了一番,使得渤海郡的人口锐减,大部分都流入到了邺城,剩余的百姓还有二三十万,其中光渤海郡的郡城南皮就有十万人口……

南皮城是仅此于邺城的一座冀州大城,袁绍让公孙瓒做了渤海太守,主要是利用公孙瓒白马将军的名声震慑渤海郡潜在的黄巾余党。可是让袁绍没想到的是,公孙瓒一到任,便收编了黄巾余党,直接编入了军队,军队数量一下子激增了到了三万。公孙瓒随即开始对袁绍的命令罔若无闻,他丢了人口稀少的右北平郡,却得到了渤海郡,也算是因祸得福。

袁绍却不那么想,他起初认为公孙瓒走投无路,给他一郡太守他会心系感恩,可是他没想到公孙瓒是个记过忘善的人,认为这是他应该得到的……二人表面上和睦,实际上也是勾心斗角,外加上后来又来了一个刘备,冀州随即呈现出三雄并立的局面。袁绍一家独大,实力远远超过刘备和公孙瓒,所以袁绍总想借刀杀人,除去公孙瓒,收服刘备。可是袁绍又怕刘备和公孙瓒联合,所以经常调动刘备去各县当县令,最长的信都令也不过是三个月任期,便直接调到河间的县里去当县令了。

酒馆里,高飞和公输菲在南皮打听到了冀州的一些基本状况后,高飞已经大致清楚了该怎么占领冀州了,便和公输菲一起出了南皮城,继续向南而去。

二月的泰山依然披着萧索的冬装,疏虬的枯枝、苍翠的青松、枯黄的灌木、**的岩石构成了一幅苍朗的山景。残雪被封干了,或斑斑驳驳地铺撒在山坡上,或如银瀑倒挂在跌宕的涧溪中。岩石毫不掩饰地坦裸着奇丽,整座山像是由大大小小的乱石堆成,或突兀涌出于山坡峰腰,或壁立千仞如斧劈刀割。

泰山的玉皇顶上,高飞和公输菲相互依偎在一起,环视这美不胜收的泰山,有着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可是,两个人却也很迷茫,因为他们没有看见任何一个人。

今天是二月初十,是墨家和公输菲二十年相约的进行机关术的比拼的日子,可是高飞和公输菲整整等了一个上午,也没有看到一个人影。

寒风呼啸,吹的人透入骨髓的冷,高飞讲公输菲抱在怀中,依靠在玉皇顶附近的岩石上,躲避着大风。

高飞和公输菲的脸色都已经被冷风吹的铁青了,两个人紧紧地依靠在一起,用两个人的体温给彼此带去温暖,使得两个人的心里都是暖烘烘的。

“菲菲,墨家的人是不是都死绝了,我看都这个时候了,墨家的人是不会来了。”高飞讲公输菲的手握在自己的手心里,朝公输菲的手上哈着气,并且揉搓了一番,以便取暖。

公输菲还没有回答,她和高飞就同时听见背后传来了一声苍劲有力的声音:“让各位久等了,黄某诚惶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