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风云(2 / 2)

伊拉克风云 fratal 3524 字 2019-08-14

刘明欣然表示要考虑一下,同时他立刻派人联系苏联人讨论购买苏25“蛙足”攻击机的可能性,当然为了改进苏25“蛙足”攻击机的电子设备,他授意vi公司向意大利的阿莱尼亚航空咨询攻击机电子设备的问题。。意大利马基航空公司因为刘明知道,在80年代,阿莱尼亚航空曾为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合作生产的amx攻击机开发了航电和攻击系统,这套攻击系统曾装在中国的强五攻击机上试用,使得强五战斗力立刻提高了好几倍。因此刘明对改造苏25“蛙足”攻击机非常感兴趣。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地球的另一端却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 ……

灿烂的阳光,蔚蓝的大海,高大挺拔的棕榈树, 雪白柔软的沙滩加上美丽性感的加勒比女郎,构成格林纳达群岛美丽的热带风光。。

格林纳达这个词,在西班牙语中是石榴的意思。这个美丽而又富于想象力的名字,据说是1498年哥仑布登上该岛时取的。它如一美丽的石榴,又如大海上的一串珍珠,荡漾在蔚蓝神奇的加勒比海上。它由主岛格林纳达和卡里亚库、小马提尼克等一些小岛组成。主岛上多山多水,河川数以百计,还有一批火山口湖。这个弹丸小国共344平方公里,10多万人口,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在常见的世界地图上,它小得甚至不足以标下它的国名。但在世界政治家、军事家的眼中,它的份量决不低于世界战略要冲马六甲、直布罗陀、福克兰。它处于加勒比海东部向风群岛的最南端,西濒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南和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及多巴哥隔海相望,东近巴巴多斯,它扼守着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门户。

但公元1983年11月1日,格林纳达发生了旨在推翻现任总理莫里斯?毕晓普的政变。小岛之国风雨飘摇,人心惶惶。

毕晓普原来是地道的亲苏联,亲古巴者,他曾经宣称自己是个共产主义者。。但在格林纳达人看来,他是比较温和的,上台几年来,也确实为民众办过不少事情。但美国人对格林纳达日益和苏联人接近深感不安,因此不断对其进行威胁。美国总统里根曾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格林纳达已成为苏、古的殖民地,准备用来作为输送恐怖和破坏民主的重要军事堡垒。”

他曾多次声称,美国准备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来教训”格林纳达,以收杀鸡儆猴之效。区区一个弹丸小国,如何禁得住美国的恫吓?在美国的压力下,毕晓普不得不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在继续同苏联、古巴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努力同欧洲共同体和加拿大等国发展经济合作关系。

1983年初,毕晓普亲赴华盛顿会见里根,试图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但是这对苏联和古巴构成了强烈刺激,尤其是古巴在格林纳达有相当数量的驻军,几乎控制了格林纳达的军政大权,对毕晓普的行为尤其不满。

1983年11月1日,在古巴人的授意和支持下,以政府军司令奥斯汀为首的军官,领导了格林纳达的军事政变,叛军攻占了总理府并处死了毕晓普和他的夫人杰奎琳?克里夫特。与他们同时被枪决的,还有几个最坚定的支持者。

格林纳达的历史,被枪弹打开了一个染血的斑痕。第二天也就是11月2日,武装部队政治部宣布在平息“反革命分子”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人民纷纷起来游行反抗,国家的动荡在继续。

刘明是从新闻上知道这个消息的,他发现自己竟然一时疏忽,忘记了这起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重大事件。这起事件让世界各国纷纷谴责美国,美国可谓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却失去了道义和民心。但此刻在全球如此动荡的形势下,格林纳达发生动乱可谓是一把刀子捅在美国心口上,美国是必须也是被迫动武。此时对美国来说,同时在两个地方投入兵力,可谓是一颗苦果啊!

不如……让苏联人和古巴人再给美国添点麻烦,美国越乱,苏联就越有喘息时间而自己在天平上的砝码就越重要。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