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沙特清洗(2 / 2)

伊拉克风云 fratal 4614 字 2019-08-14

刘明是做不出来这种事情的,如果有人想暗杀他和他的手下,那么他会给对方以同样的回应。对于cia调唆库尔德人对他使用路边炸弹进行袭击的事,刘明一直耿耿于怀,只不过还没有找到机会来讨回这笔帐而已。

1984年2月15日,刘明正式下令将原共和国卫队和伊拉克革命卫队改组为新的共和国卫队,伊拉克革命卫队第47步兵师、第49步兵师、原共和国卫队第1师(装甲师),第3师(机械化步兵师)和第7师(摩托化步兵师)共计5个师组成新的共和国卫队。。这支总数超过10万人的部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组。而由于各军的主力部队在进行改组,因此整个伊拉克北方战线都开始进入防守态势。

北方的防守姿态与南方的全力进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中的两支精锐的力量却不在整编计划中,他们是第2师(装甲师)和第6师(机械化步兵师)。由于第2师在刘明的巴格达军事行动中公然与南方军团对抗,因此刘明掌握政权后对全师上下进行了大清洗,超过一半的军官被撤职调查,还有相当一部分被调离,士兵也进行了改组。

现在的第2师焕然一新,已经完全被刘明所掌握。。而第6师则是由刘明的力量所掌握,该师中的主要军官都是刘明的支持者和崇拜者,是一支难得的全力支持刘明的北方部队。因此刘明不用担心忠诚问题,但他仍然进行了改建,调入了部分南方军团的军官。刘明使用这两支部队组建了一支突击部队。

…… ……

伊朗,法尔斯省,卡泽山口……

凛冽的山风呼啸而过,高耸如云的扎格罗斯山脉下,一支军队正在顶着山间的狂风和雨雪,艰难的前进着。

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站在一面高坡之上,山风从他身边呼啸而过,雨水鞭挞着他严肃而坚毅的面容,水线从他的脸上滑落。从他身下不远处泥泞道路上走过的士兵们纷纷向风雨中矗立着的他们的总司令敬礼,拉夫桑贾尼举手回礼。。

“总司令,风雨太大了,道路太难走,是不是我们休息一下等风雨过了再走?”他的副官打着伞艰难的爬到山坡上,大声喊道。

拉夫桑贾尼伸手推开副官挡在自己头上的雨伞,和士兵们一起任凭大雨落在自己的头上,他指了指下方的士兵,大声说道:“这些都是伊朗的好儿女,从设拉子走到这里,他们谁不疲劳?可是你看到他们打伞了没有,休息了没有?”

拉夫桑贾尼伸手指着远方高大的的扎格罗斯山脉,用更大的声音喊道:“看到了吗?那是伟大的扎格罗斯山,它挡住了亚历山大的脚步,挡住了萨达姆?侯塞因,可是它挡不住真主庇佑下的伊朗军队,它挡不住我们西进的道路!库塞?阿卜杜拉竟然将军队主力调离霍梅尼港去进攻霍拉姆沙赫尔,那么我们就要让他付出代价。我们要让世界知道,霍梅尼的城市永远属于霍梅尼,永远属于伊朗人民!”

副官不敢再说,只是静立在一边看着下方长龙一般的人群。强大的伊朗军队艰难的穿行在山间,他们要通过一条山间的小路,翻越高大的扎格罗斯山脉,突然出现在佐赫雷河的岸边。他们将象汉尼拔、拿破仑那样翻越天险,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然后——建立前所未有的伟大功业!(本书首发于17k中文网,不得转载!期待更多精彩,请登陆,请支持作者!)

…… ……

巴格达,卡拉马军事基地……

由于在市区指挥军事行动多有不变,加上南方的圣城系统指挥北方部队也有些困难。所以刘明在83年底就开始了将巴格达东郊的一个军事基地改建为新的指挥中心的行动。这个基地原属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主要是囤积武器装备,建有许多大型仓库。现在被刘明直接拿了过来,进行改建,在这里安装了第二套圣城指挥系统,这套系统已经与南方系统完成了互联,这样整个伊拉克南北两个军区已经可以通过指挥系统进行协同作战。

卡拉马是阿拉伯语“尊严”的意思,刘明想用这个名字昭示伊拉克的国家尊严,这里将成为整个伊拉克武装力量的指挥中心。

刘明通过圣城系统时刻观察着整个战线的态势,南方军团正在全力进攻,这种态势是他想要的。大规模的进攻会将伊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南方去,从而为北方军事行动的展开创造条件。

他打算当伊朗军队主力南下救援阿瓦士和霍拉姆沙赫尔时,让突击部队突然从阿马拉出发,绕过迪兹富勒,奔袭德黑兰。但这一路艰难异常,博鲁杰尔德、阿拉克、库姆这都是挡在进攻部队面前的重镇。在无后方,无补给的情况下,奔袭敌国首都是否是一次自杀性的进攻呢?刘明陷入了沉思……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