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弘农杨氏(1 / 2)

 关中主力都被董卓调往河南参与对关东联军的战事。</p>

剩余几支残兵弱旅,对鹰扬大军而言,完全不值一提。</p>

九名校尉领兵出征,七县直接献城投降,剩下两县也被一鼓而下。</p>

这种局面竟然还有人继续效忠朝廷,也是令人颇感意外。据城而守的县令被张瑞下令直接枭首,首级传示全郡。</p>

这九名校尉与其说是带兵攻伐倒不如说是一场耀武扬威的武装游行,向整个关中宣示鹰扬将军府的统治权威。</p>

</p>

在大军拿下京兆尹的同时,张瑞也亲自统率精兵万余,兵临华阴城下。</p>

华阴县令并不是愚忠之人,且董卓不得人心,在见到城下阵列严整的上万大军后,果断的打开城门投降。整个华阴县从县令到胥吏,从世家到百姓,基本上内心都没有任何负担。</p>

鹰扬将军的美名,在大河两岸还是有所流传的。</p>

只要不是顽固抵抗,投降之后,鹰扬将军从不乱杀降臣,更从不屠城。</p>

仁义方面,张瑞虽然不如刘备那样天下闻名,但绝不像曹操一般声名狼藉。</p>

多年如一日的言出必信,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p>

当大军进入华阴县内,百姓毫无紧张感,依旧如往日一般平静从容,没人担忧鹰扬将军会忽然下令屠杀全县。</p>

著名的华阴杨氏也直接派出使节前往县府面见张瑞。</p>

华阴县令不是什么历史名人,才能也比较一般,张瑞见过一面后便将其迁为京兆尹下的蓝田县县令。</p>

能脱离前线,这位县令求之不得,感恩戴德的带着幕僚前往京兆尹赴任。</p>

作为对抗董卓的最前线,华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张瑞任命了一位世家子弟出任华阴县令,以期能与杨氏和睦协力。其人便是出身河内司马家族的司马朗。</p>

如今张瑞、司马朗与杨氏代理族长杨斌三人同处一室。</p>

杨斌客气的拱手,说道:“听闻董卓在洛阳残虐百姓,纵兵劫掠大族之家财,百姓不堪其扰。某替华阴百姓谢将军救我等于水深火热之中。”</p>

这位杨斌乃是杨彪的族兄弟,杨彪在洛阳任职,华阴的家族之事便由杨斌做主。</p>

张瑞笑着回道:“无需客套。救济斯民乃孤之宏愿。今日安定华阴,将来更要安定整个弘农、河南,乃至为天下除国贼董卓。”</p>

“将军志向宏远,某等望尘莫及。只是不知我杨氏何处能助将军一臂之力?”</p>

鹰扬将军日理万机,既然召见就肯定有事要吩咐,所以杨斌比较识时务的主动开口询问。</p>

这种配合的态度令张瑞十分满意,笑着说道:“孤欲继续东进,围攻函谷关,从西方夹击董贼。”</p>

“然兵法之道,必先使己方立于不败之地。董贼有函谷关为屏障,进可攻退可守。而我军却无此雄关,一旦有所失利,贼军将长驱直入,屠戮华阴,攻入关中。是故,孤欲在华阴境内设立雄关名曰潼关,将董贼挡在雄关之外。”</p>

“杨氏世代居于华阴,必然对地势有所了解,请助孤在行军必经之山水险要处建此雄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