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馀晖脉脉水悠悠(2 / 2)

大明首辅 银月令 4021 字 2019-10-04

“呸呸呸,我这是做嘛要哭了出来。”依依抽出一方银丝绣边的小手帕,敷在眼角,“他和我又没怎的,只是我自个在这一相情愿罢了,他凭个连喜欢都没说过一声呢。”

心里想着,却又止不住泪,只是恨他为何把自个丢到了心外。

西海边,萧墨轩有些愣楞的看着依依离,脸上略有些困窘,

“想是哪个老相好呢。”苏儿略有些怅然的落下眉来,心里却是有些酸酸的。平日里看小香兰在表哥身边,也没有过这般感觉,怎么今个见了这女子,却生了这般。

“呵呵,一位老友家里的妹子。”回过身来,见三双眼睛都看着自己,萧墨轩嘴角动了几下,挤出一丝笑来。

“回去吧,等到了晚上,还得去朝天观帮皇上守丹。”萧墨轩跳上船去,对着萧三和萧四挥了挥袖子。

朝天观,丹房。

这么急着来朝天观,不单单是因为奉了嘉靖的旨。更因为这朝天观里有一个人,一个关键的人。

萧墨轩从来见过这样的地方,未免多看了几眼。只见迎面的墙上,悬着一副老君的画像。丹房中间,立着一座葫芦形的青铜鼎器,鼎器四周的地上,又颗着八卦图的模样,那一座鼎器,正放在八卦中间的阴阳鱼上。

鼎器周长十二寸,以应十二个月和十二消息卦;其身长八寸,以应八节;又分两层,上层置药,下层置炭。

“萧大人若是乏了,不如就在这边稍歇一会。”朝天观道长,蓝道行舞了下拂尘,指着一边的坐床说道。

“多谢道长好意。”萧墨轩微微欠了下身,“皇上命在下随着蓝神仙守丹,可不是让在下来这里睡觉的。”

“早就听说皇上曾赐过萧大人一面‘忠孝仁义’的牌匾。”蓝道行闻言哈哈一笑,“今日一见,果如其然。”

“做事只凭良知罢了。”萧墨轩微微一笑,在蒲团上盘膝坐下。

“外人有传言,说萧大人是心学门生?”蓝道行听萧墨轩提到“良知”二字,一边调着下鼎里的火,一边对萧墨轩问道。

“这事儿皇上之前也是问过。”萧墨轩摇头否认,“只是在下确实没读过什么心学的文章。”

“哦。”蓝道行略看萧墨轩一眼,口中念念有辞,“可惜,可惜啊。”

“哪里可惜?”萧墨轩一时没弄明白蓝道行话里的意思。

“王阳明也堪称一代圣人。”蓝道行的眼睛依旧盯着丹鼎上冒出来的丝丝白气,“读些他的文章,也是有好处。”

“道长是道家的人,难道也读儒家的书?”萧墨轩斜过头来,看了蓝道行一眼。

“道家有言,道中有道,贫道多读些书,也是悟道。”蓝道行微抚长须,哈哈一笑。

“那请问道长,晚生的道,又在哪里?”萧墨轩见蓝道行说到这里,顿时心里一喜。

“萧大人尚且年轻,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忠君爱国,为民谋福,便是萧大人的道。”蓝道行在萧墨轩对面坐下。

“唉……道长所说,也是晚生平生所愿。”萧墨轩微叹一口气,“只是奈何……”

“萧大人话里的那个奈何。”蓝道行似笑非笑的看着萧墨轩,“莫不是指严嵩?”

“道长,这些话晚生可断不敢说。”萧墨轩似乎像是被吓了一跳。

“萧大人和严家势如水火,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蓝道行见萧墨轩一副受惊的模样,又是哈哈一笑,“朝野内外,眼下却是谁人不知。又岂是贫道搬弄出来的。”

“严家父子虽然和晚生这里有些过节,可对皇上也是忠心耿耿。”萧墨轩抿着嘴唇,低下头去。

“任用贪官,便是无良;不能容人,便是无知。”蓝道行却是不屑的摇了摇头,“人无良知,即便有些忠心,也是伪忠。”

“道长乃修道之人,也心忧世事?”萧墨轩心里一阵欣喜。

“萧大人此言差矣,入世亦乃修行之道。”蓝道行抬起手来,轻摇几下。

“听道长一言,如雷贯耳。”萧墨轩点了点头,可一转念,脸上又现出一丝颓然,“只是……晚生也是力不从心。”

“天理循环,报应有期。”蓝道行微微闭上了眼睛。

“若得道长相助,大事可成。”萧墨轩见时机差不多了,猛得站起,对着蓝道行一作揖。

“贫道?”蓝道行猛得一惊,睁开眼来直直的看着萧墨轩,“贫道乃一修行之人,如何出得了力?”

“道长请听晚生慢慢说来。”萧墨轩又在蓝道行面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