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倭寇(2 / 2)

“三弟,四弟,这家伙留给我!”陈玉楼提着小神锋朝剩下的倭寇头头冲过去。</p>

“八嘎!”倭寇头头是个高手,见自己的手下眨眼之间便死了个精光,也意识到了明鲤,陈玉楼,鹧鸪哨三人绝对不是简单人物。</p>

只见这家伙抽出倭刀朝陈玉楼掷了出去,然后转身就逃。</p>

他不能死在这里,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绝对不能死在这里。</p>

“乃乃的,跑,你跑得掉吗?”陈玉楼避开倭人投掷过来的倭刀,速度再次加快。</p>

轻身功夫运用到极致,很快陈玉楼就追上了这个家伙,小神锋轻飘飘的抹过了这家伙的脖子。</p>

倭寇男踉跄的向前跑了几步,双手捂着喷血的脖子,不甘的栽倒在地。</p>

“乃乃的,还想跑,要是真让你这个倭寇从老子手中跑了,以后老子的面子该往哪放,老子还怎么在江湖中立足。”</p>

将倭寇男杀死之后,陈玉楼在这家伙身上翻出了两个黑色的包。</p>

仔细将这家伙身上搜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东西了之后,提着两个黑色的包和一把精致的手枪朝明鲤和鹧鸪哨走去。</p>

在陈玉楼做掉倭寇头头的时候,鹧鸪哨已经将其他倭寇搜了一遍,一共十把盒子炮,四百发子弹,十把匕首。</p>

明鲤这边也从倭女身上找到了一包东西,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一部相机和一大叠照片。</p>

“乃乃的,三弟,四弟,你们看看这些东西。”陈玉楼将倭寇男的包打开,里面居然是一大叠手绘地图。</p>

地图上所绘的,全都是夏国的各个城市,山川地脉等东西。</p>

“这帮家伙,是倭国的情报人员。”</p>

“乃乃的,他们想干什么。”</p>

“倭寇亡我之心不死。”</p>

这些东西表明,这帮倭寇,必然是倭寇的情报人员无疑。</p>

从绘制的地图和拍摄的照片来看,这帮家伙已经去过夏国不少地方。</p>

倭国狼子野心,一直对夏国虎视眈眈,入侵高丽半岛之后就一直谋划以高丽半岛为跳板入侵夏国。</p>

今年是民国十八年,民国二十年倭国就会对夏国发动侵略战争。</p>

早在倭国入侵夏国之前,就往夏国秘密派送了大量的情报人员,这帮家伙散布在夏国各地秘密收集夏国的情报,为倭国入侵夏国提供情报支援。</p>

好在明鲤的到来,对历史有了那么一丁点影响,虽然他并没有直接参与进去,但还是间接的稍稍影响了历史的进程。</p>

比如三湘四水的新湘军,比如赤党赤军的发展状况等等。</p>

新湘军兵强马壮,这些年一直默默发展暗中积蓄力量,毫不客气的说,就是为了倭寇准备的,敢来,就弄死它。</p>

“乃乃的,看样子真如四弟之前所说的那样,倭国确实在谋划入侵我们夏国。”</p>

“二哥,四弟,这些东西怎么处理?”</p>

“先收起来吧,回去之后交给花玛拐他们去处理,还有,等回去之后,把事情给毛先生他们那边说一下。”</p>

明鲤挥手将手绘地图,照片,相机,枪支弹药全都收进了系统空间中。</p>

这些东西,等回去之后交给花玛拐他们,警惕倭寇那边的动静。</p>

“乃乃的,你们三个,滚过来。”</p>

“三位爷,别杀我们啊,我们是无辜的,是他们拿枪闭我们的,饶命啊三位爷。”</p>

“起来说话。”</p>

“三位爷,饶了我们吧三位爷……。”</p>

“特么的,老子让你们起来说话,听不懂人话是不是?”</p>

“听得懂,听得懂……。”三个土夫子从地上爬起来,一脸谄媚笑容。</p>

“说吧,这帮倭寇来秦岭干什么?”</p>

“回三位爷,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们进了一趟秦岭,在里面发现了一座古墓,在古墓中捡了两个青铜六角铃铛,出手的时候让这群倭寇看见了,然后这帮人就抓了我们,非要让我们给他们带路,老徐不肯,被他们打死了。”</p>

“什么样的青铜铃铛?”</p>

“三位爷,就是这玩意,我们从古墓粽子耳朵上扒下来的,粽子带着的耳环。”</p>

“居然是这东西。”</p>

陈玉楼将两枚六角青铜铃铛接过来一看,这不就是他们当初去鲁王宫路过西周武王时期那座古墓中尸蟞尾部镶嵌的青铜铃铛吗,在西沙汪臧海的海底墓也有这玩意。</p>

“三弟,四弟,你们看看。”陈玉楼将两枚六角青铜铃铛递给明鲤和鹧鸪哨。</p>

“没错,就是那种诡异的青铜铃铛。”</p>

“铃铛内部空间已经被融了松香堵死了,怪不得有人用这东西当耳环戴,怪不得他们盗了这青铜铃铛之后会没事。”</p>

这两枚青铜铃铛,是这几个土夫子从秦岭一个古墓中盗发的。</p>

具他们所说,是从一具元代粽子的耳朵上取下来的耳饰。</p>

应该是这个元代墓主人得到这两枚六角青铜铃铛之后,比较喜欢六角青铜铃铛的造型,便往里面融了松香,将里面空间堵死,拿来当耳饰佩戴。</p>

青铜铃铛虽然诡异,但只要不响,就不会有事。</p>

这也是这几个土夫子盗发了这两枚六角青铜铃铛之后,一点事没有的原因。</p>

要不然的话,这几个土夫子怕是早就疯了死了,投入了阎王爷的怀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