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〇章 绥定城外(5000+求票)(1 / 2)

 罗大林一行四五十人已经走出了自己最快的速度,但是他们的视线中依然看不到前方的骑兵队伍。</p>

伊犁河沿岸的城池多靠近东部的惠远城,乾隆帝时建立了惠远城之后,以伊犁(惠远城)为中心,在东边有惠宁城、熙春城、宁远城,西边依序为广仁城、瞻德城、拱宸城、塔勒奇城、绥定城。</p>

这些地方皆为水草丰美之地,宜耕宜牧。</p>

九城皆在伊犁河以北,史称“伊犁九城”。河南建有八堡以及蒙古人的营地。</p>

这些城池牧场与惠远城互为犄角,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防御体系,也组成了伊犁的经济生态圈。</p>

九城的发展还推动了伊犁地区手工业的发展,每个城市依托自己的资源建立手工业,出现了冶铁业、铜业、制陶业、造纸业、煤矿等。</p>

伊犁河方便的航运条件,用船只将各城链接到了一起。</p>

左季高一到伊犁之后,给新京的第一分报告中就指出了伊犁河的航运条件良好,请求董书恒给他派来造船工匠,并且携带制造火轮船的设备。</p>

他指出要是能够在伊犁河上设置一支水师则可以顺流而下直达巴勒喀什湖,巡航沿河、沿湖周边地区,可以节省大量的戍边的军队。</p>

凡是哈萨克进入西域都要通过伊犁河谷或者是北边的阿拉山口。</p>

以伊犁河流域最难防守。</p>

有了火轮船之后,上下游之间的航运业也可以发展起来,那么左季高就可以将西域的边界推到巴勒喀什湖以西地区。</p>

在左季高的眼中西域的边界远远不止于眼前。</p>

他原本在长江上也有一支小型水师。</p>

因此,在靠近河边的区域,拥有一支水师究竟能够带来多大的优势,左季高的心中非常的清楚。</p>

就比如现在,要是有一支水师,他就不用再坐在简陋的木船当中。以水师炮艇的速度,早就已经赶到了一线。</p>

而不是跟着步兵后面慢悠悠地走着。</p>

惠远城真的是一个好地方,这里有已经开采成熟的南台子、干沟煤矿。周围还有铜矿、铁矿,拥有发展多种工业的基本条件。还有八城拱卫在周围,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特产,可以互通有无。</p>

在左宗棠的初步规划中,惠远将是今后西域的重要的工、农、商业中心。</p>

他要将这里打造成进取西域的前进基地。以后这里的工业设施建设好之后,仅仅依靠西域自己的力量就能够支撑对西边的经略。</p>

人在船上,左宗棠的脑子就一直没有停下来过。自从来到了惠远城之后,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p>

脑中所想都是西域今后的发展方向。他并不想做西域的班超。他想做的更多一些,他要让让西域这片土地永远留在华夏的怀抱之中。</p>

他要超越历史上这些拓展西域的华夏英雄。</p>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停在了岸边,左季高让帅船靠过去。</p>

“大都护,前锋的哨骑已经跟对方接战。”哨骑大声报告道。</p>

“对方正在攻打西边的绥定城。前锋正在加紧时间赶路。”</p>

“传令前锋,即以接触,勿要急躁,需小心谨慎,保持兵士体力。”左季高对传令兵吩咐道。</p>

这次遭遇战,没有给复兴军修筑阵地的时间。所以这次复兴军必须要在河谷平原之上跟敌人的大规模骑兵兵团作战。</p>

不过对此,复兴军上下都充满了信心。他们拥有多次与大规模骑兵作战的经验。</p>

现在,复兴军的火力比以前更加猛烈,他们的火炮使用了无烟火药,威力更加的强悍。</p>

他们已经拥有了对付骑兵的神器——转管机枪。</p>

王从志的一师就拥有二十辆转管机枪战车,加上十八师,这么多的战车就是王从志的底气所在。</p>

所以王从志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信心满满。</p>

哪怕是光凭借着前锋的两个师,他都有信心消灭对方。</p>

呵!五万骑兵,听起来真的很吓人,但是只要火力充足,这点骑兵还不一定够他一万多人吃的。</p>

列昂尼德率领着手下的五万大军一路沿着河边向东平推。</p>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碰到的皆是一些驻牧地,有厄鲁特人的、有蒙古人的也有哈萨克人,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们碰到的,全部消灭,不留活口。</p>

哪怕对方是哈萨克人也不放过,既然他们在华夏的地界放牧,那么他们就是华夏的人。</p>

实施上也有很多哈萨克人生活在伊犁地区,加入了华夏。</p>

继续向前,他们又攻破了几个小型的聚落。</p>

但是印象中的华夏人城池却依然还没有见到。</p>

终于他们向东行进一天之后,见到了第一座汉人的城池,这座城池的城墙大概有五米高,周长大概两千米。</p>

城中房屋鳞次栉比,中间有一座高高的钟鼓楼。</p>

此时联军的骑兵大军压境。城内的钟鼓声响个不停。</p>

城墙上聚了很多人,有拿着火铳的兵丁,也有很多拿着简陋兵器的百姓。</p>

列昂尼德的嘴角露出了讥讽的笑容。</p>

城上这些华夏的军队看起来跟他想象的一样。</p>

他们穿着褪色的简陋军服,手上的火枪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p>

那些协防的百姓更加不堪,有人手中拿着的还是农具。</p>

城头上是有一些火炮,但是这些华夏人的火炮,列昂尼德已经见识过了。根本比不上他们的火炮。</p>

他对着后面挥了挥手。炮团的指挥官会意,赶着马匹将火炮拉了上来,对着城池一字排开。</p>

随即,炮击开始。</p>

绥定城在哥萨克火炮的轰击下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p>

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沉没。</p>

城头上的指挥的是一位清军的总兵官。不过此时城内的兵力却没有一镇。</p>

这位总兵手头可用的兵力不到千人。</p>

城头的火炮也在反击。但是无论数量还是火炮的威力都比哥萨克骑兵携带的火炮要差上一大截。</p>

不一会儿,城上的火炮就被打得哑火了。</p>

清军士兵以及那些协防的百姓躲在女墙后面,试图躲避炮击。</p>

但是敌人的炮弹每次轰击到女墙,都会让薄弱的女墙崩碎一大片。</p>

那些崩碎的城砖四射,让躲在女墙后面的清军无处躲藏。</p>

从战力上讲,这些清军比哥萨克差了不止一个档次。</p>

城破只是迟早的事情。</p>

眼前是一座城市,列昂尼德已经从哈萨克人口中得知这是一座伊利外围的重要商业城市。</p>

这将是列昂尼德手下大军到华夏西域后的第一桶金。</p>

无论是哥萨克还是哈萨克,现在都跟打了鸡血一般,大家都在等待炮兵尽快轰开城门或者轰塌城墙。</p>

在联军的西边,一支五十几人的小队,来到了一个驻牧地。</p>

“娘啊!”这时队伍中一个厄鲁特人少年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然后拼了命似的冲向前方的一处驻牧地。</p>

这样的废物他们刚才已经经过了好几个。</p>

无一例外都没有一个活口。</p>

不用去看,大家也能知道这个驻牧地里面的惨状。</p>

罗大林没有拉着这个弟兄。这就是他所在的部落。伊犁这里生活着不少的厄鲁特人,他们原本也是游牧部族,不过他们归附了大清。</p>

那个厄鲁特青年,告别了自己已经逝去的家人,追上的队伍。他不是第一个家人惨遭杀戮的,也不是最后一个。</p>

但是他们这一伙人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追上前面的敌人复仇。</p>

绥定城是一座土城,城墙外面包了一层砖。</p>

它的坚固程度就连卡伦都不如。</p>

卡伦毕竟小,可以用上更多的砖石材料。</p>

此时西城门一侧的城砖已经脱落,城墙已经坍塌的一半,露出了里面的泥土。</p>

城中的人已经陷入了绝望之中,敌人的数量太多,四座城门都被堵了起来。</p>

城中的百姓、商人已经成了待宰的羔羊。</p>

商贾们已经准备好了细软,一但有大人物突围,就跟着后面突出去。</p>

这么多的人围攻过来,就这座小城还不够人家抢的呢!没人能够幸免于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