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的发展(2 / 2)

满意之后,就跑去找赵国栋聊天去了,早知道,他们当初就把这几人领到自己大队当知青的,其他的知青没一个有他们这么有本事的。

赵国栋那个虽然有些得意,不过面上还是很谦虚的,太得意的话,估计要被这些人套麻袋打一顿了。

这边殷扬除了忙着这边的事情,还在忙着另外一件事情,徐慕慕都准备提前毕业了,也就半年的时间,她就要回这边了,他正在选址重新建一个实验楼,帝都那边那个,等回来之后,交给林正泽让他去和华大那边交涉,实验室以后自然不可能白给他们用的。

省城那边也没有足够的地方,选来选去,殷扬还是选择了大队这边,这边比较宽,想建多大就建多大,帝都那个还是有点小啊。

为了让赵国栋同意,他甚至大手一挥,直接甩出条件,愿意把村子那个快要开不下去的学校重新建一下,建的和县城里面的小学都一样,这样附近几个大队的孩子读书也不用跑到县城去了。

附近几个大队,也就红河大队这边离县城近一点,其他几个大队离县城还是比较远的。

赵国栋请示了一下上面,直接同意了。

大队再次变得热闹了起来,就连在上工打谷子的人都在讨论修小学的事情。

这年头谁家没孩子啊?谁不想让自家的孩子有更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啊,徐慕慕这个成功的例子在前,不少人都羡慕着呢,所以不少人暗戳戳的也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和徐慕慕这么出息。

殷扬给出的条件,不但要建学校,连老师也一起解决了,甚至资助那些穷的读不起书的孩子,当然,这一切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接受资助的人,以后有出息了,就职那些必须优先考虑殷家旗下的那些产业的。

这一点倒是没有人多说什么,这段时间殷扬和霍清泽究竟多有钱,大家已经见识到了,跟着殷扬怎么着也比在家里面上工强多了。

也有人不愿意的,各说各的,众说纷纭,不过这些殷扬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每天忙的找不着北,哪有时间去听那些人的闲言碎语,就算听到了也根本就不会在意,他全看自愿的。

至于养出白眼狼什么的,他又不是只资助一个人,投资虽然有风险,但是也不可能全都是白眼狼吧,只要能够留住一部分人才,对他来说都是赚了的。

打谷子有徐慕慕之前弄出来的打谷机,红河大队这边的谷子很快就弄到打谷场去晒着了,附近几个大队的见红河大队这边的打谷机用完了,还专门过来借。

晒谷子那些,倒是不需要村子里面的那些壮劳力了,殷扬直接把建学校的事情题上了日程,他招人都在附近几个大队找,工资日结,给的也挺不错的,还包两顿饭,来干活的人很多。

人多的好处可就多了,学校修起来的速度也是非常的快的,大队长划的地比较大,殷扬也懒得以后再去改大了,直接建的把大队长划得那一片都给占了。

这么大的一片,只是小学的话,肯定就太空了,直接把初中也给一起划入了这里。

宋教授有学生在这边教育局的,有人帮忙,这边的学校很快就过了明路了。

这种好事,谁能反对,乡村里面真正读不起书的孩子多着呢,甚至教育部那边还帮着划了一部分资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