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二袁一曹各怀鬼胎,“小三国”联盟破裂(1 / 2)

 淮南,坐落于大汉南界,基本属于东边沿海沿江一线,与江东隔邻而望。</p>

淮南真正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大汉汉高祖刘邦四年,也即公元前0年,封英布为淮南王,才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英布获罪伏诛,改封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寿县)。</p>

汉孝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因“谋反”获罪流放,死于途中,朝廷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个儿子,其中,以发明了豆腐而闻名的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都寿春。</p>

而后是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年),刘安同样因为谋反罪获罪自尽,武帝废淮南国,复为九江郡,治寿春。</p>

</p>

在西汉时期,淮南市境先后属淮南国、九江郡所辖,凤台县属沛郡下蔡县;而到了东汉时期,市境及凤台县均属九江郡所辖,分属寿春县、下蔡县。</p>

汉末黄巾之乱,天下分三十六方、上百大小渠帅,波及天下八大州郡,淮南亦不能够幸免,然而或许也是地理使然,淮南的位置使得它本身并不受到大贤良师的重视,而且沿江一带、尤其是江东辐射左近范围,本来就属于各路世家根深蒂固的统治区域,黄巾贼乱匪的触角也伸不到这里来,所以最终淮南能够以最平稳的状态,度过这一场汉末年间天下最大的一次动荡,而也因此获得了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发展机会。</p>

而如今,这里则是如同历史上一般被刘宏封赏有功之臣的时候,分给了袁术。</p>

袁术在淮南之后,以寿春为重心,边有下蔡等县拱卫,而自从他从洛阳金蝉脱壳归来之后,更是加大了本地的防范。</p>

同时也积极在各处寻求同盟,抵御来自于大汉朝廷的巨大威胁,如今则是“小三国”同盟之一,然而这样基础并不牢靠的合作,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走向何方。</p>

“哼,袁绍此人小觑与我,且让他去与那汉室斗上一阵,不管最后谁输谁赢,都必定是两边俱伤,到时候我再出来,若能够力挽狂澜,则我们的势力,在联盟中必然一举压过袁绍和那曹孟德。”看着手中的细作报告,议事大殿之上,大马金刀端坐于上的袁术冷哼了一声,才冷冷道。</p>

根据细作报告,大汉朝廷大将军凌子卫率领十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兵临冀州,冀州局势岌岌可危,而袁绍向四处寻求盟友,打算共同抵御,算上了曾经拒绝过他的辽东王公孙度,当然这一次同样是被拒了,还有就是荆州曹操,曹操自然应允了,另外袁术虽然也收到了信函,但上面丝毫没有提到“求助”之类的事情,只是叮嘱他好好照看好自己的地盘,不要不小心让朝廷夺了去,话里话外讽刺和瞧不起的意思都是十分明显,这叫同样也是心高气傲而且除了在家庭上和这个兄长那是相当不对付的袁术怎么可能爽的了?</p>

坐下首席大将纪灵当即高声昂扬道:“主公说得没错,这袁绍未免欺人太甚,小觑我等,便让他自己去尝这苦果,咱们不管就是了,倒也乐得清静。”</p>

对朝廷,淮南很明显分成了主战和主和派,实际上两派对于淮南自立这个问题都没有公开发表过意见,但对于和朝廷要采取什么样关系,却各执一词,而纪灵则是完全以袁术马首是瞻,而且有种与主荣辱与共的休戚感。</p>

另一边徐庶却立刻出列劝道:“主公万不可轻心大意,袁本初此人多谋少断,或可利用之;但那曹孟德却不可小觑之,若是咱们这一次作壁上观,定然被其作为把柄。”虽然心里面对于袁绍能够逃过此次朝廷倾十万大军(号称二十五万)的大规模围剿不以为然,但却不代表心里面会没有一点儿希望,而且……“若是一旦渤海逃过此劫,那么同盟之中,不仅要背负着来自于另外两位盟友的间隙,更要承受来自于天下的声讨。”</p>

对于坐下这个第一谋士的话,袁术还是很肯听的,不过现在的他和当初毕竟不一样了,地位发生了变化,人的性格和心理也自然发生了些变化,闻言直点头,就算徐庶真的说得有理,在他心中却也有些不以为然,不过好问是每个好主公的“必备技能”,袁术也没有烧坏头脑,清楚自己的短处,所以还是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问询道:“先生且讲,愿闻其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