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恩怨、清理(1 / 2)

 礼物不重要,重要的事心意,这是何平一向的观点。</p>

一个多月没有见面,温桂珍对何平的态度更好了。</p>

“何平有心了,这次去沪上怎么样啊,事情还顺利吗?”</p>

“挺顺利的,在沪上待了一段时间又去了京城,我走的时候电影已经准备开拍了。”</p>

“那就好。”温桂珍笑容满脸,对何平是越看越满意。</p>

论能力,他领着队里人办养鸡场,生意蒸蒸日上;论才华,无论是发表的、还是出版的小说的都不少;论人品,更是没的挑。</p>

除了酒量差点,喝多了爱认大哥之外,真没什么可挑的了。</p>

在家里聊了一会儿天,毛学东回来了。</p>

“什么时候回来的?”</p>

“回来就好,这趟出去收获怎么样?”</p>

这未来老丈人的问题一看就是当官的,先问有什么收获。</p>

“南方的风气确实要比我们这些开放一下,我说的不光是我们东北。即便是跟京城相比,沪上的风气也要开放很多。”</p>

毛学东把衣服挂起来,“确实是这样,正好今天来了,晚上在这吃点饭,给我说说你在沪上和京城的见闻。”</p>

“饭就不吃了,下午我跟春华在家里吃过了。您要有空我就给您介绍一下这趟出去的一些见闻。”</p>

温桂珍把饭菜端上桌,毛学东说道:“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今天忙了一天了,饿的不行。”</p>

毛学东一边吃饭一边听何平介绍他这些天来的见闻。</p>

“不错不错,在外面确实见了不少世面。”</p>

何平讲到一半,毛学东吃完了饭,他泡了杯茶,“来,接着说。”</p>

“后来经过王猛的介绍,我结识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副主编王抚,《福贵》的稿子她看了觉得不错,估计过一段时间应该就会发表出来。那几天他们还拉着我上李拓家去转了一圈,认识了李拓和他妻子张暖欣,李拓也是作家,他妻子张暖欣是导演,《李四光》就是她导的。”</p>

毛学东听完何平的话,感叹道:“看来什么行业都离不开圈子文化啊,你这一圈接触下来认识的这些人将来会受用无穷的。”</p>

“也是机缘巧合。”</p>

毛学东喝了一口茶,“能结识这些人自然是好事,但有益处都是将来的事情了,你现在的立身之本还是应该多写一些好作品。《福贵》这部小说,我光听你说的都有兴趣了,等登出来了我一定要好好看看。”</p>

老丈人发话了何平能说什么,“我之前确实没在写作这件事情放多少精力,经过这次的事情倒是给我了一些启发,写作还是要坚持下去的,不再为稿费费心了也可以多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p>

毛学东点头赞同道:“文学创作就是要这样,你看看现在这些作家们,一股脑的写那些伤痕文学的东西。我不是反对他们写,而是觉得文学创作应该是多种多样、百花齐放的,现在可好,就跟扎堆一样,随便翻开一本杂志都是这些东西,看得让人生厌。”</p>

可能是因为主管文宣教的原因,毛学东对文学上的事情也格外的关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