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香江版《英雄志》(2 / 2)

至于《英雄志》能够一炮而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香江报纸《明报》的老板武侠小说巨擘金庸老先生在报纸上发文评论:一部《英雄志》,数英雄之行,起跌宕之音,阅后心中澎湃有加,实不得不一吐而快之。</p>

其后又有香江《明报》编辑评论称:此作诚金庸先生封笔后,武侠小说之扛鼎巨作。</p>

说起《明报》,是由金庸先生和沈宝新先生共同出资于1959年创办,每日出版一张。创刊初期,沈宝新管营业,金庸负责编务,潘粤生作他们的助手。</p>

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p>

在彼时的香江,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商报》上连载已拥有大量读者。许多人为了看金庸武侠,才开始关注《明报》。慢慢金庸的武侠小说打稳了《明报》基础,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p>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明报》已经成为日销十万份的大报,是香江媒体界举足轻重的报纸之一。</p>

受益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明报》的读者多有对武侠小说痴迷之人。</p>

自1972年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完结之后,尽管香江武侠小说界不断涌现出新人新作,但武侠小说走向没落已经是一件不可避免之事。</p>

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武侠小说走向没落的说法甚嚣尘上。</p>

电影、电视剧、游戏、动漫,原本属于武侠小说的受众不断被其他娱乐形式所分流,这一文学形式的沉寂似乎已经不可避免。</p>

就在这时,来自对岸大陆的一部武侠小说却突然横空出世,得到了武侠巨擘金庸先生的盛赞,那些武侠小说迷怎能不对这部小说感到好奇。</p>

无数武侠小说迷涌向书店,想要一睹令金庸先生都赞不绝口的武侠小说。</p>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环球出版社原本印刷的十万册《英雄志》第一册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售罄,出版社不得不加急印刷了十万册,而这十万册没到十天再次销售一空。</p>

直到江永安给何平打电话时,香江版《英雄志》第一卷再次铺货30万册,并且有望在10月份钱销售一空。</p>

江永安在电话里跟何平说,他已经跟梁跃进商量好,趁着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抓紧时间发行《英雄志》第二卷,并且把査海生独立完成的《镖客行》第一卷的发行也提上日程。</p>

环球出版社自年中交给江永安管理后,何平便没有再过问。</p>

他们二人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先将在国内已经发行到第五卷的《英雄志》搬到香江,毕竟香江是近代武侠小说兴起的地方,也是武侠小说氛围最为浓厚的地方。</p>

事实证明,两人的选择非常正确。</p>

《英雄志》凭借着自身强悍的实力,迅速的在香江书市闯出了属于环球出版社的一片天地,如果后续图书的出版也能够如此顺利的话,那么不出三年时间,环球出版社便会成为香江出版界的中流砥柱。</p>

江永安给何平带来的这个消息让他有些振奋,没想到经过京大三剑客魔改之后的《英雄志》竟然受到香江读者如此强烈的追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