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五十八章 南京(46)(2 / 2)

龚鼎孳与顾眉算是复社中娶名妓而最相得的一对了,彼此相敬如宾,虽非正室,但也就是如同正室一般,龚对顾眉爱若性命,此次留在北而不归南,顾眉不愿多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p>

不过,到底是回来了。</p>

移步于船头的顾眉,眼前众人也都是熟的不能再熟的熟人,于是手撑油纸伞,看向众人时,先就嫣然一笑。</p>

“霍!”这一下,连向来有点古板的张自烈都道:“顾横波艳色依旧,孝升,怪不得你窝在北边不肯回来!”</p>

“咳,别提了。”</p>

这件事,委实有点不大光彩,龚鼎孳也不愿多提,当下向着众人笑道:“怎么样,现在到哪里去?对了,辟疆,委你帮我寻的房子怎么样?”</p>

“就在我家对面,已经花了一百二十两典下来了,家俱现成的,也有几个下人,你和顾横波带着行李,就能入住。”</p>

“好,多谢你了。”顾眉已经下来,到了近前听到,也是笑道:“我夫妇到淮安就先托你,果然还是托对了人!当然,诸位前来,都是孝升的知交好友,我看现在就回去,我亲自料理几个小菜,请诸位小饮几杯。”</p>

顾眉的诗词什么的,不比柳如是她们差,而厨房的一手小菜功夫,那就非柳如是等人可比了,也就是寇白门还相差仿佛。</p>

听着她的话,在场几个都是眉开眼笑,当即就要答应下来,不过张自烈眉头一皱,摇头道:“现在不成,改成晚上还差不离。”</p>

“对了!”冒襄也道:“现在可真没功夫。”</p>

“怎么啦?”顾眉嗔道:“我可还想着见小宛她们呢。”</p>

提起这个,冒襄神色就有点不大自然,董小宛和寇白门耽搁一夜才救回来,复社中颇有些人风言风语的议论,当然,董小宛是不曾受辱,但此事经过十分奇特,连他自己也有不可置信之感,相说服别人,可就难了。</p>

张自烈当然知道冒襄的心理,于是忙接口道:“太子殿下誓师北伐,今天就带亲军出城,这个大热闹,岂能不瞧?”</p>

“哦,此事我在淮上就听说了!”</p>

听说此事,龚鼎孳也是十分起劲,大笑道:“淮安那边已经有很大动静,大元帅府行营就建在清江浦那边,听说还有好大的校场,军营,不过不曾有空去看,不知究竟如何。今日皇太子誓师,是不是要出兵前往击闯,还是对剿贼布置,有什么新的说法?”</p>

张自烈摇头,笑道:“现在史公几乎不管军务了,内阁之中,在军务的事上不过是转呈罢了。哦,只有高公的户部责任所在,还有一点瓜葛。现在户部拨粮、火药等军需物资,都是往淮上去,似乎太子有意先在淮安练一阵兵,稳固淮徐一带,再言进取。现在内阁与户部,都是希望太子能率兵往太平、庐州一带,与左镇一处,先将襄阳四府收回来再说。”</p>

“这样?”</p>

这样一听,朝中大佬一则畏惧闯军主力,二来怕触怒东虏,现在一定想的就是借师助剿,然后如唐朝借沙陀兵回鹘兵那样,给以重资,换东虏退兵。所以,关键时刻,绝不能北上。</p>

而闯军在湖北兵力并不很强,却在湖北占据重要的四府,左良玉兵力很强,太子若是往湖广,可能会取得相当的战果。</p>

这样孱弱无能的庸人想法,由张自烈口中说出来,只能说,这也是朝中或在野士子们倚若长城,视为天人的史可法的想法。</p>

到这种时间,史可法等人居然有如此幼稚的想法,真真是叫人扼腕痛惜了!</p>

龚鼎孳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想法,只淡淡一笑,道:“现在李自成全师退回山西,不过,我看东虏也不会由得他消停,最多十天半月,就会继续追击。闯逆实在已经不是威胁,至于献贼,格局向来就不如闯。当今之时,东虏可能才是生死强敌。”</p>

“孝升,此等大事,你要慎言。”</p>

张自烈在史可法幕府,而且比冒襄更得史可法的器重,所以对一些内幕消息,十分清楚。</p>

龚鼎孳现在自身都很难保,还得替他使劲关说,这个时候,说出叫大佬们不高兴的话,委实是十分不智。</p>

他这么一说,龚鼎孳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同年至好,刚见面就争执,十分不智。但心里有话,有如骨刺在喉,憋着不说,也是十分难受。</p>

这个时候,他倒是想念陈名夏了,在淮上时,陈名夏曾经与他短短一唔,谈的不多,但对大势十分清楚明白,当时龚鼎孳也是十分振奋,觉得大事尚有可为。</p>

不过,刚到南京,却是兜头一盆冰水,浇的他十分难受。</p>

“好了,我们不要在这里耽搁了!”</p>

到底还是顾眉十分爽利,见众人有点尴尬的模样,特别是自己夫君,那种落拓不安而故作狷狂的模样,她是再清楚也不过了。</p>

既然心怀隐忧,回去也是没有味道,当下她便直接提议道:“眼前这么一场大事,岂能视若无睹,我夫妻二人,也随诸位一起去看太子殿下誓师成军,也就是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