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六十章 序幕(6)(2 / 2)

“参谋司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没有?”</p>

一想到现在瞬息万变的敌情,陈名夏的心情也变的沉重起来。清江这里一切顺利,如果再有一年时间,不,只要半年,他觉得事情就会有决定性的变化!</p>

新军已经基本训练成型,骑兵三营已经全部出击,炮营动员也在计划之中,步军营每天在昼夜不停的训练。</p>

最多一个月,新军就可以全部宣告练兵结束了。</p>

到十一月时,这就是练了差不多整整半年的新军!</p>

这是和以前陈名夏等人认知之中完全不同的训练方法,完全不同的伙食标准,完全不同的薪俸水平,还有完全不同的荣誉感所锤炼,培养出来的军队。</p>

何等可怕的一支军队!</p>

每天是间隙不断的体能和队列训练,在军棍和皮鞭加上孜孜不倦的军法官的督促之下,在魏岳等有经验的将领的统领之下,新军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发生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p>

四万余战兵的平虏军已经训练完成,只要再过一年,召集的续备兵再练出十万大军亦非难事。陈名夏虽不懂军事,但一支军队的强弱好歹还能看的出来。</p>

就眼前这四万平虏军,就是把明朝现在所有的军镇都拉过来,恐怕也未必能打的过。</p>

时间,所需要的就是时间!</p>

因着此点,陈名夏对孙传庭和张煌言都极为不满。</p>

皇太子可能有他的考虑,但为臣子者,应该为君上建议一条最稳妥和最保险的道路来走,而不是孤掷一注的冒险。</p>

皇太子殿下是不需要冒险的,现在皇太子的政治声望已经无可比拟,在很多人心中早就高过了崇祯皇帝。</p>

</p>

皇帝毕竟都是太子从京师救出来的,如果现在南京城中没有皇帝或太子在,不难想象,眼下的大明是何等情形。</p>

现在的情形,只要皇太子打赢一次漂亮的防守战,稍挫东虏南下的野心,朝野之间的声望就会再上一层,达到狂热而不可动摇的地步。</p>

到那时候,就算有人想对太子殿下不利,有人想在皇位之中搅和,就算最恶劣的情况发生,皇帝对太子有严重的不满……但那已经迟了。</p>

那时候太子的地位就相同于玄武门之变后的李世民,哪怕高祖再不情愿,唯一的做法,也就是禅位而已!</p>

现在主动出击,吸引清军主力南下,在陈名夏看来是没有必要,并且十分不智的。</p>

“参谋司的计划是太子殿下亲自带着全司上下拟定,在下达执行之前是绝不能泄露。”</p>

郭叔华脸上是很诚恳的笑容,抛开话语中的坚定不可移的话意,笑容看起来还十分的漂亮好看。</p>

陈名夏吃了这么一个硬钉子,也是忍不住冷哼一声,不过以他的地位去和一个小小的参军事计较也实在太跌份了些。</p>

当下也只能转过头来,继续看着源源不断北上的车队。</p>

这些车队也是那一伙泰西人的功劳,在官道修葺之后,行走重型车辆成为现实。</p>

在中国一直没有发展出优秀的能载重很多的大型马车,或是载人马车,原因很多,一则是人力充足,畜力不足。</p>

二来是北方缺乏大规模的商业流通的传统,而南方水网密集,船运发达。至于物资最重头的漕运,更是由水运完成的。</p>

这样一来,在西方一直很注重的马车运输,在中国的进步则十分缓慢,到明末这会子已经被欧洲佬甩了很远下去了。</p>

不过好在没有技术上不可逾越的差距,在军工司和杂作局的配合下,再加上泰西传教士们的努力,就是在很短时间内,步军和炮营都配给了大量的工艺先进的马车,至于军需司的大车,更是载重在以前的五倍以上,眼前的这些车队,是大量的人员,挽马,加载重优良的车辆,源源不断的把各种物资送上前方。</p>

“粮食,火药,火炮和炮子,各种甲仗兵器,甚至是草药,罐头、布匹,士兵用的背囊,杂物囊,子药囊,甚至还有棺材……”</p>

陈名夏神色阴郁,做为军政司的司正,他其实很知道一些内幕,最近以来,海量的物资一直在向前方输送。</p>

他忍不住打量了一下在近处的朱慈烺,心中实在不大明白,皇太子葫芦里头,究竟卖的什么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