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三百四十四章 决胜(19)(2 / 2)

这番话实在是太重要了!</p>

这等于是李岩为大家以后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而且是在大家认识里完全没有想过的一条崭新的道路。</p>

以前打来打去,争的是中原和北京的那座龙椅。</p>

现在是争不胜了,原本都是想着投降或重新当老百姓,要不就死了拉倒。现在李岩提供的,却是一片完全没想过的新天地。</p>

“这成么?”吴汝义赶了过来,听的一征一片的。说了一句后,却又笑道:“回子都是没用的货,几个人对几个,还敢咋呼,整村对打,就没赢过咱汉人,咱们大军一至,听说西域全是回子,那不是任凭咱揉捏?”</p>

陕北一带,颇多回民,也和汉人多有争执,不过就算官府不支持,汉回斗殴,回民还真没占过什么便宜。</p>

其实西域是异族居多,和陕北人见过的回回是两码子事,但李岩并不说破,只是微笑点头。</p>

“我看成。”</p>

刘宗敏也是被担架抬了来,此时开腔道:“再打下去,只能越打越散,按林泉的法子办,我们好歹还能团着大伙,大旗还能打下去。”</p>

“西域地图人物,山川河流,臣亦有所研习。”宋献策一扫刚刚的沮丧,神色间又是笃定从容起来。</p>

“咱听皇上的。”</p>

“皇上定吧!”</p>

四周全是闻讯赶来的大将们,连牛金星也是闻讯赶了来。他的神色复杂,因为他的儿子还在襄阳,但就算如此,这个丞相也是没有反对。毕竟,李岩提供的才是一条生路。</p>

“皇上,皇后已经带去大批的匠人,金银、棉匹、布匹、火药,都运到榆林去了。还有不少粮食,用这些和人家争中原,咱们不成了,争西域,总是够了。”</p>

李过自然也是往西去计划的知情者和同意者,战争准备这些,还有高一功参与其中,当然,还是李岩说服了高皇后,否则的话,也没有办法瞒骗着李自成做这么多的准备工作。</p>

“还能怎么说?”</p>

李自成眼神中是迷惘,还有不甘,也有一些被人操控的愤怒。但更多的是释然和轻松,还有一点征服未知的野心。</p>

看着众人,他大声道:“咱们走南闯北,十几年怕是走了十几万里,往西去不过几千里,有啥不敢去的?兄弟们,再随我去荡吧!”</p>

“是!”所有人都是一起抱拳回答,虽然有不少人不知道西域在哪,也有不少人心怀故土,但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一起抱拳,一起回答:“愿随皇上往西,虽百死而不悔!”</p>

……</p>

……</p>

“混话,混说,全是他娘的混话!”</p>

李自成没有如阿济格预料的那样一直往南去鱼死网破拼一把,而是把军伍一缩,躲到榆林去了。</p>

负责拦截的是吴三桂等部汉军,不知道是战力不行,还是有什么异志,反正就这样把残余的顺军给往回了北边。</p>

榆林是九边重镇,顺军收缩到榆林后,会合原本的人马,人数又在二十万左右。虽然有大半是惊弓之鸟,无力再战,而且不少老弱在内,但以清军的惨况想去攻城,也是痴人说梦。</p>

仗打成这样,阿济格还开单子回来请功,多尔衮看在眼里,只觉一阵逆气上涌,一时忍耐不住,便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p>

“摄政王,摄政王!”</p>

一边侍立的是范文程和宁完我,侍卫们站在外头,苏克萨哈也是在外伺候,万一要是多尔衮有个不测,这两个汉臣可是怎么也说不清楚,非得被殉葬了不可。</p>

“不慌,我没有事。”</p>

只是短短一瞬的软弱,多尔衮便又恢复了高高在上的冷然神情。看着两人亲信心腹汉臣,他吩咐道:“该给英亲王的赏赐酬劳,现在就发下去,将士死伤,理应抚恤。西征大军,暂时就在西安修整,派汉军看住榆林就可。叶臣所部,先往商州、邓州一带打过去,四月之前,我要看到他们打到荆襄一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